美文网首页
“能力圈”带给我的思考

“能力圈”带给我的思考

作者: 刀刀1227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8:00 被阅读0次

    这些天一直在想“能力圈”的问题。这个简单的词带给我很多的思考。这个词在混沌大学的李善友教授介绍第一性原理和方法论的大课里反复强调。在给大家输入了一系列原理后,他通过一个“爱因斯坦和他的司机”的故事,引出了他给大家最中肯的建议——在学习任何知识理论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是谁,搞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的边界在哪儿。

    后来在拜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里了解到,当查理芒格被问到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而且只能用一个词回答时,本来准备好好阐述的他最后想了想用了 一个词—“理性”—高度概括他的成功秘笈。他天生是个理性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儿;他在商业领域里的处事原则是“只在自己能力圈行事”、“严格按自己的原则行事”。

    今天又在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里看到“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的文章。如下图,第一条边是基线,可以理解成直到今天为止人类或者个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下面那条线)。第二条边是理论给出的极限,它无法突破(上面那条线);第三条边是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阶梯(中间那条斜线)。看完后我马上想到这其实就是能力圈的另一种诠释。基线要清楚是把事情做好的最基本因素。如果连自己有多大能力都不知道,绳索或阶梯都不知往哪儿搭,后续的发展也只能空谈。

    想想其实“清楚能力圈”就是俗话说“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不对?这个道理其实非常朴素啊,可是为什么老师们要一再强调呢?这个问题我放在心里好些天,慢慢地我发现“清楚自己是谁”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太多人因为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而犯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

    比如我自己。在我对股市股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我曾经拿出大比例的积蓄贸然投入股市,投资的股票也是道听途说,没有任何自己的分析。莫名地自认为我会是个幸运的弄潮儿,我一定既能从喜人的涨势中分得一杯羹,又能幸运的逃离被割的命运。股价波动时即使六神无主,也没有撤资,心里一遍遍的上演恐惧和贪婪的人性大戏。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真是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啊?可是不仅仅是我,现在想来这种人真的很多。

    再比如创业潮中,很多人不顾三七二十一,没有积累和学习,看到哪个行业赚钱就冲进去。赤身肉搏个一段时间,挺不住了,只能血淋淋的出来。这真是血的教训啊。“清楚能力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有很多人根本做不到。

    除了拿钱买的教训,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又说到我自己,曾经每年信誓旦旦地制定新年计划,每次都豪情满志,觉得来年定能脱胎换骨啊。可惜的是这些年计划也基本半途而废。回头想来,定计划没错啊,错的是计划的内容实在是在高估自己能力范围定下的。要一年读50本书、要多陪伴孩子、除了辅佐老公的事业,还想要自己的事业,还想提高英语......眼高手低,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导致计划踏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巴菲特说:“我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跨越7英尺栏的能力,而是我们专注于发现并跨越1英尺的栏,如果它的背后有巨大的收藏。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本事的话,那就是我们能够弄清楚我们什么时候在能力圈的中心,什么时候正在向边缘靠近。”

    从时间、精力、技能各个方面认识自己的能力范围.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自己的认知误判,将会要么自我设限,要么过度自信。


    ”清楚能力圈“并不是告诉我们要满足于现有的能力,循规蹈矩;而是在对自己认知有明确把握之后, 不局限于现有能力圈,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及时的思考分享反馈,不停滞地迭代,提高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提高自己的基线。单纯靠自己的摸爬滚打,人生只会活得比较悲壮:(

    曾经巴菲特选股的特点是坚决不碰科技股。查理芒格说:“我们在高科技行业不拥有任何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尽量避开这些东西,这是我们个人的知识缺陷。” 但是2016年86岁的巴菲特开始重仓投资苹果。芒格评价这样的巴菲特"要么你疯了,要么你在学习"。你看,巴菲特一直秉承自己的行事原则,严守自己的能力圈,但通过学习,86岁的他的能力圈扩大了......

    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力圈”带给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sw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