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为《战狼2》与朋友发生过一点小小的争执。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问他是否看过《战狼2》,这位强烈反对民族主义情绪的仁兄说,你明知道一坨屎,还去看它干嘛?
这部电影卖出去56.8亿人民币。粗粗算了一下,有一个亿人次观看《战狼2》。这哪里是“一坨屎”,分明有个大名,叫做“成功的商业电影”。
《红海行动》便是“成功的商业电影”的新晋佳作。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来看,这部电影算得上是诚意满满:导演、剧本和演员们竭尽全力,奉献出了观众想要的,供需双方实现了最新高度上的利益平衡,实现了包括军迷群体内的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即使在商业运营和营销上力有所不逮,《红海行动》毕竟靠着实力和口碑杀出了重围。
这倒不是说《红海行动》本身没有瑕疵。网上有朋友分析说,导演林超贤可能被好莱坞动作片和战争片压得太久,在这部电影里把自己想要表述的东西一股脑儿全部塞进去了。从电影当中可以看见《黑鹰坠落》、《拆弹部队》、《太阳之泪》甚至是《第一滴血》的烙印。这使得全片的节奏异常紧凑。弦绷得太紧,没有《战狼2》把握得那么从容自如。当然,极度压缩个人表现空间的这部电影也对主要演员的演技提出了挑战。
很遗憾,出于人设的问题,两位主要演员张译和海清都没有赋予主角鲜活的形象。海清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激情,张译气场不足,举手投足之间没有反映出“蛟龙”特战队长的威严和气质,一言以蔽之,不够狠,仍旧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个孟瘸子的形象。有人曾经讨论,中国当今的演员里谁能展现出这一气质,答案是邢佳栋。我认同这个答案,不过窃以为段奕宏其实也可以。
《红海行动》并不像《战狼2》那般煽情,几句蜻蜓点水般的台词“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接你们回家”,四两拨千斤,也还不错。但从整体上来看,情感烘托还是显得有些僵硬,包括最后片尾的升旗和敬礼,都不如美国动作大片最后的“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上面还可以做做文章。
影片当中有几个比较让人觉得印象深刻的镜头。镜头之一:当“蛟龙”队员将一个捆着自杀背心的平民解救出来后,老头希望队员们能够把他被扣为人质的儿子解救出来。但是队员们并未予以施救,而是立刻撤离。在大陆电影套路中,PLA无所不救,不可能放下无辜者不管。在《红海行动》里,导演和编剧颠覆了这一传统套路,算是有些新意。
镜头之二,恐怖组织首领被队长拿手枪顶着脑门子后,并不像传统电影中的匪首那样,立马变怂,而是选择了“宁死不屈”,自己一头撞在枪口上,迫使高度紧张的队长本能地扣动扳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对于“恐怖组织”这个专有名词的认识非同一般,也并不刻意将“敌人”类型化。
镜头之四,“蛟龙”队员的牺牲,让人意识到战争的残酷。这一点被认为是导演的创新表达。其实在19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一个PLA剿匪小分队除一人外全部牺牲。多年来主旋律电影过于习惯宏大叙事,反而将一些事关人性的表述忽略了。想来能够在电影中再现这些细节,有助于整体上加深理解战争、冲突和仇恨这一切影视文艺所突出重点内容。
镜头之四,四名“蛟龙”队员选择去拦截运送“黄饼”的恐怖组织飞机。黄饼一旦运走,将会被制成脏弹,威胁全世界的安全。这一桥段的意义在于,在之前中国所有的影视剧作中,从未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正义一方的天然责任。《红海行动》通过这四位队员的选择,展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武装力量将不再单纯进行国土安全防御,而是将挺身而出,主动维护世界秩序。有趣的是,四位“蛟龙”队员的选择并未获得中国官方的授权,这正体现出中国官方的两难态度:中国的世界各地利益的存在,已经使官方无可避免地面对非此即彼的选择。
话说到这里,其实想严肃地总结一下:《红海行动》仅仅是个前奏。我不是说影视作品的前奏,而是说现实。也许不需要很长时间,电影里的一切都可能在现实中再现。电影只是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当这个国家在全世界拓展自己影响力时,随时可能付出的各种代价和牺牲,有时候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