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我办了一张跳舞卡。
办的时候真的是超级激动,跟打了鸡血一样,信誓旦旦的觉得自己肯定能完成。想象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变得肤白貌美大长腿,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但是2018年结束时什么都没有改变,跳舞卡的一半课时都没有用掉。第一个月去的很频繁,第二个月开始去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再也不去了。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想要练跑步,然后减肥瘦身。
想要学英语,然后升职加薪。
想要学写作,然后出书变现。
……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当初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憧憬了未来,却没有实现?
01 你真的会设定目标吗?
德鲁克先生说过:“真正的困难不在于确定我们需要什么目标,而在于决定如何去设定目标。”
我们大部分人设定的目标是,
我要减轻自己的体重。
我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我要加强自己的英语语法。
…….
这样含糊不清的目标,只是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白日梦。

而通向成功的道路需要我们依靠科学的方法去监督自己不断的前进。
《管理的实践》作者在书中提到SMART法则是一种能科学衡量目标的方法,这个法则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个人管理的目标制定。
02 什么是SMART法则?
SMART是由5个英文单词组成,分别是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

★Specific(明确性)
这里指的是目标一定要明确的,不能够模糊。
很多人的目标范围太大,而且用词比较抽象。比如,我要变开心、变健康、变成功。
但是,抽象词语无法给人一种进入具体行动层次的概念。
因此,这些抽象的词语其实只是愿景而不是目标。
如果不把我们的愿景转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那么愿景终将是愿景,什么都不会发生。
举个栗子,
1.【模糊】我要减肥。(是要减重还是减脂?减多少?)
【清晰】我要减重10斤。
★Measurable(可衡量性)
目标的可度量性指的是把目标量化,并且配合相应的工具去记录跟踪。
让制定的目标可以看得见进度,以及离成功之间的距离。
举个栗子,儿玉泰介在1986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战胜了比他身体条件要优秀很多的黑人选手,赢得了冠军。
后来有人去采访他,问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儿玉泰介说:因为比赛的路线是提前定好的,所以赛前他有机会乘车沿着比赛的路线走过几次,记下了沿途一些标志性地点,并准确的把握了这些标志性地点距离比赛终点的距离。
儿玉泰介跑完马拉松的过程其实就像我们完成目标的过程,标志性地点相当于记录工具,时刻提醒我们完成了多少,离目标达成还剩多少。
★Attainable(可实现性)
一个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或者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换句话说,这个目标必须对自己来说是合理的。这样才可能被实现。
举个栗子,2016年的时候,王健林先生在一个采访节目中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这样的目标在王健林先生的身上是合理的,但是放在我们芸芸众生的身上却是不合理。
那么有人说,我2019年制定一个小目标,挣100元。这样的目标应该是合理的吧?
这样的目标是合理的,但是有意义吗?
制定目标的意义不就是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吗?
★Relevant(相关性)
很多人目标制定好后可能行到中途就放弃了,又或者还没开始就放弃了。
问其原因,80%的人给出的理由是没有动力或者诱惑太多。
那么这个目标真的是自己的吗?还是只是跟风,看见别人做,觉得自己也应该做?
举个栗子,我一个朋友跟风的去考研,每天早出晚归的去图书馆。但是由于自我驱动力不够,在图书馆的时间基本用来玩手机,和邻座聊天。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没有考上。
人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得精彩最重要。
所以从今天开始问问自己这个目标是自己的吗? 为什么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达到后有什么好处?
★Time-based(时限性)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即一个目标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才有意义。
海蒂博士在《成功 动机 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如果时限是临近的时间,那么人们通常给出的活动描述是一个具体的行动 , 比如,明天搬到一间新的公寓;相反,如果时限是遥远的未来,那么人们通常给出的是一个抽象的描述,比如,未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上文提到,抽象的描述是不利于目标的执行的。
想想很多想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是不是因为把这些事情设定在了遥远的未来。
从今天开始,让每一个目标都有deadline。
03 按照SMART法则反思自己
学习了smart法则,发现自己没有科学的定过目标。
★ S specific 明确化, 目标就是跳舞,不是别的。
★ M measurable 可衡量性,没有将目标量化,也没有选择一个适合的工具记录跟踪。
★ A attainable 可实现性, 没有细分每个月应该完成多少课时,每周应该完成多少课时。
★ R relevant 相关性,当时是想减肥加健身,可是这么多年胖过来了,也没有因此有特别糟心的事情。
★ T time-based 时限性,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期限,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这么对照看来,我当时定的目标压根就没有可执行性。不想执行时,就会为懒惰找诸多借口。比如,今天工作太累了,不想去;今天天气太差了,不想去……等等。
回忆起办卡的时候跟老板反复确认此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就很有预计完不成的嫌疑了。

04 运用smart法则重新制定目标
【我的目标】
3月-5月,用3个月时间,上完36次跳舞课。
【检查是否符合smart法则】
♥ Specific ( 明确性):用3个月时间,上完36次跳舞课。
♥ Measurable ( 衡量性):利用日历记录自己上课的天数,每周记录一下上了几次课,还有多少课时。

♥ Attainable ( 可达成性):每个月去12次,每周去3次。周二、三、五。上课时间写在日历上,同一时段不安排其他事情。如果周二、三、五有重要的事情不能上课,可以周六和周天补上。
目前已经开始执行计划,本周3/3-3/9去了四次。
♥ Relevant ( 相关性):跳舞是为了减肥+强身健体,每个礼拜要保证至少3个小时的运动量,3次课正好是3个小时。
♥ Time-based(时限性):在3个月内完成36次课时。
【奖惩措施】
♥ 奖励:如果在5月31日用完跳舞卡,奖励自己再办一张跳舞卡。
♥ 惩罚:如果没有完成,惩罚自己3个月内不可以吃甜品。
应用科学的SMART法则制定好目标后,就可以行动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