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反省自身,基于自我认知,做出行动决定。
警觉:我是一个多么没有主见的人。
我经历不多,阅读不多,思考虽多却不深刻,脑子里面没有存货,即便有零星碎片也没有一个整合的能力,这源于我的输出太少。
再者,我虽看遍无数文章,依然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晰观点,即便偶尔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却常常忽闪而过,未能及时抓住并输出,无论是说出来还是写下来,源于缺乏表达欲,要问为什么缺乏表达欲,除了不善言辞的安静性格,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潜意识里认为根本没有人能够理解我。
但是没有人理解我就不去表达了吗?
写东西的目的是要让人理解吗?
根本就不给任何人看,老子是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呢?
是不是他妈的可以不管任何措辞语气洒脱的展现自我呢?
我想要自己任何事都能有自己的思考,却常常在这上面懒惰,哪怕日常独处总是看似总是在想,那也都是天马行空,一团乱麻,唯有写作,才能叫做思考,在写下来的这个过程中,很多东西写着写着不免会思考更深,层层递进,有条理有逻辑,才能形成一个有价值的观点。
现在写下的文字,就是这种认知背景下的产物。我此刻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不是为了写的多么惊天动地,而是为了写作对于思考带来的反向作用,即训练思考。
逛知乎答案、看公众号文章、看微信读书,心里总在不断的认可他人的观点,很少去质疑,去多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而我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这也许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带给所有人的弊病,绝大多数的感知,都浅尝辄止。
屏幕面前,人与人之间,大脑与大脑之间,都没有多么不同。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里,都很肤浅,都没有认真思考。
所以我决定,每天写点东西。
写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每天都写,每天都写,每天都写。
之前关于写作的方向写了一篇文章,自己也说了,写什么东西不重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和手感才重要,我那时意识到了这一点,却给了自己太多要求,希望能认真打磨我的每一篇文章,现在发现这样的高要求反而限制了我,让我缩手缩脚,手放在键盘不知从何下手。
一旦放下了这样的包袱,不求质量,就像现在这样,我总有许多话要说。谁又知道,我噼里啪啦写的过程中,不会冒出世人惊叹的绝句呢?
自从决定要认真写东西以来,每天都在痛苦的想:今天我又该写些什么呢?选择哪个话题呢?这样的话题我没有经历过到底能写好吗?会有人点赞吗?领域垂直吗?需要哪些素材来支撑呢?怎么设计标题才能更容易被点击?怎么组织结构才能有逻辑的以理服人?
好不容易写完还要删删改改,调整排版格式,选择合适的平台合适的时间发布,然后就像每天点开朋友圈一样的关注后台数据,最后没几个人阅读更没人点赞,呕心沥血还是一阵白干。
我不否认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得打磨各方面的细节,但就凭我现在的菜鸟级别,脑子里没货就上去舞刀弄剑,打肿脸充胖子,痛苦的不自量力,何必何必。
一直想要稳定产出高质量的文章,却带来几天无法下笔的惨状。
今日认识到自己干巴巴的脑子和过高的自我要求,应及时调整方向:高质量的文章当然要写,写不出来的时候每天也要随便写点东西,相当于我每天洒下一粒种子,它们偶尔开出一朵花。
去他娘的选题啊字数啊点赞啊粉丝啊,先把自己写爽了再说。
今日就写到这,明天见。
2020-10-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