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3岁前甚至到学龄前孩子的向外对话语言之一。因为她们的所有技能是后天学习而来,不像动物生下来就会语言表达。
我家孩子3岁半了,语言表达能力水平出处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可是哭闹也是时常发生,她的情绪识别和管理才刚刚开始。我特别理解。再说我一个30岁的人了,对于情绪管理目前还处于后知后觉和先知先觉之间,不能要求孩那么多。慢慢学习从而习得。
昨天晚上,我忙着帮我父母卖桃子。孩子有两天没有看见我,很想我我真的理解。可是困乏让我有点烦躁,这是我的情绪。孩子在楼下不想玩了,想回家。我们想让她到楼底玩,就委婉拒绝了。孩子连续说了3次,那说明意愿很强烈了。可是因为我们的拖拉,孩子慢慢就有情绪了,想看手机,信号不好就开始哭闹了。一听到哭声,她爸爸就有点生气,说了她。她的哭声就越发大了,一边哭一边要妈妈。我很理解我的孩子。我再买桃子手上不干净。我没有第一时间抱她,而是她的姑妈把她抱走了,她很明白什么事情哭是不能解决的。最后哭声也停止,姑妈讲了道理。周围又有很多人,不光是大人需要自尊,孩子也需要。我们都忽略了孩子,还在责备她。这究其原因到底是谁错了?我们作为父母要思考?养育孩子就是指引她遇到问题如何处理?还是跟着问题一起打倒孩子。
没有对错,并不是想责怪谁?我和我老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可是我们需要学会反思,避免下一次不友好又发生。
哭闹,接纳她。如果下次周围又很多人,我选择把她抱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再处理情绪。最好的就是,提前接受他的情绪并做出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