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健完身回到寝室,发现寝室里围了一圈人在看直播(应该是英雄联盟的直播,好像是一场国际大赛),他们的情绪随着比赛的行进而变化,时而高兴的欢呼,时而失望的尖叫,不只是我寝室是这样,我从一楼走到三楼的过程中,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宿舍楼就像一座疯人院,同样的声音也曾出现在NBA比赛的时候,我不理解他们的欢呼,也不干涉他们的信仰。
可能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没有一个特别喜欢明星,也不会疯狂到为了去看一场演唱会而俭吃省用一个月;我喜欢看书,但从来不会拿一本书去排几个小时的队就为了一个作者的签名,正如钱钟书所说:你吃了一个鸡蛋,假使觉得好吃,为什么非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也许我唯一的信仰就是在我遇到事情的时候心里会情不自禁的祈祷一句:上帝保佑,我知道这也不是信仰,只不过是我内心脆弱时的一个安慰。
我的生活看起来好像特别无趣,对吧!
因此我不能理解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小学生因为各自喜欢的小鲜肉不同而恶语相向,不能理解有些人自己俭吃省用但是对一个素昧平生的直播慷慨解囊,不能理解有些人花了很多钱就为了加一个不会回你信息的网红。不能理解每次明星出现在某个场合就有一群人围着尖叫,拿着手机拍个不停。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件他自己经历的事情,十多年前,他坐火车去西藏那边看五月天的演唱会,旁边坐了一位女生,听闻也是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同为粉丝自然就有话聊了,他们谈了一路,并且加了联系方式,看完演唱会后那个女孩发了个动态,她坐在最后几排,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下次可以坐的离舞台更近。十多年后五月天在鸟巢开演唱会,结束后他看见她发了一张照片,坐在了前三排最好的位置。如果你有一个偶像,在你最脆弱的时候他能带给你力量,并且可以为了他而一直努力的生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在这个靠脸就能当明星的时代,看看有些戏子,好的作品出不了一部,演出费却叫的比天高,演技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也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靠着参与那些弱智综艺节目来攒人气,又靠着那些所谓的人气卷人民币。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把他们当成信仰,这其中最多的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阅历有限,也没有什么辨别能力,因为一个综艺喜欢上一个明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这个明星没有给他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没有给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很大。
然而信仰到底是什么,我越来越不理解。
我躺在床上戴着耳麦打着这些字,耳机里并没有放歌,主要是防噪,现在快要到晚上十一点了,他们又在看直播了,边看边讨论,边赞美边惋惜。
这是我所不能理解,我亦不反对,只是太吵了。
大学四年,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风华正茂,正是最能吃苦的年纪,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供我们学习,可是呢?
那样的日子我也曾体验过,我也曾为了睡个懒觉而逃过课,也曾为了打个游戏而废寝忘食,夜不能寐,上课不听,我也曾为了看个直播而不愿去自习,我也曾像他们那样堕落过。
在我们这样美好的年纪,我们却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有课的时候在教室玩游戏,没课的时候躺在寝室玩游戏,甚至有人说他躺在床上躺久了感觉好累,每天没什么事也要熬到凌晨睡觉,第二天没课能睡到12点起床,这样的生活偶尔过一两次是享受,过久了只能是折磨。
难道他们比我还没有信仰吗?那样的生活我过了一个月,终于有一天我还是忍无可忍了,把手机里的游戏都删了,晚上没事都会去自习,无论看什么书,我都觉得比在寝室过得充实,也许将来我回忆大学问生活时,感到过得最充实的时光依然是那些拿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啃上一整天的日子。
他们没有信仰吗?亦或是我没有信仰吗?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用自己的观点来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总是不对的,也许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无知来嘲讽别人的无知罢了,他们的信仰也许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我的信仰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书到用时方恨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