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又名仲夏,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这时也是很多蔬菜水果成熟的最佳时机。在乡下,傍晚时分,可以去菜园里摘几根黄瓜或西红柿,用水随意冲冲,便可入口 ,吃黄瓜还不忘切几片放在脸上,美其美名曰:美白美容。
若是闲时看剧,便捧半个西瓜,盘腿坐那,脑子里全是剧情,西瓜不知何时全部下肚,甘甜之后,便是懊悔:说好的只吃一半,这可如何减的了肥?西瓜皮可洗净,经爆晒后腌制加工成咸菜;也可随意丢在地下,不一会儿,成群的鸡仔们变会啄来啄去,西瓜皮瞬间变得坑坑洼洼,宛如月球表面。
夏,炎热中酝踉着暴雨。
梅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或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又因为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盛夏雨季便称为梅雨季节。
作为“中部”,对南方或北方的季节变化都感触不深,就像对梅子,内心深处觉得这是一种小巧色美而甘甜的尤物,却始终没尝过。
盛夏的雨,经常是雷雨交加,倾泻而下,一连下好几天,给出行带来不便。衣物无法晾干,木制家具散发出霉味,连柜门内侧都有点点霉群。潮湿湿的被子触碰肌肤更是难以忍受,总觉得身上奇痒无比。
最期待的便是雨后放晴,那种接近北方冬季爽朗的天气瞬间使人放松!穿上拖鞋,戴上耳机,沐浴晚晴,好不惬意。
自古诗人便比我们平常人多了几分特异之感,对春去夏来季节交替变化更为敏感。
晚晴
[ 唐·李商隐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因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他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是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眼见不同,心境不同,这首诗即是在此背景下写成。
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春去夏来,天气爽朗,不过这里指初夏。老天爷怜爱幽暗出长得小草,人世间也珍爱傍晚时的晴天。站在高处向下眺望,夕阳透过小窗微微的映射进来,暖暖的光。南飞的鸟儿巢窝干燥,飞来时体态更加轻盈。
雨后晚晴的爽朗天气,诗人外出闲游,眼中一草一木皆有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诗人自比幽草,自比身世,但对短暂晚晴天气,心中不觉短暂,尽情享受晚晴好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这个世界,谁不是那一处幽草呢?有时风雨侵蚀,有时阳光暖照,但敢于抵对风雨,乐于享受阳光。
最近一个姐妹,由于专升本失利,出路被堵。陪聊一晚,两人嘀嘀咕咕,竟不觉出路被堵,反而危中有机。
何时逢春?得意处时时逢春。
何时逢夏?待到雨后晚晴天。
人间重晚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