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了一次讲座,关于幼儿的发育精要。个人收获挺大的,也分享给大家。
第一部分,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和大运动发展。小时候要锻炼孩子多用小手拼插,自己动手,精细动作也会影响神经发育。
第二部分,幼儿认知关键期
关键期是发育的敏感期,需要父母给予充分的刺激,帮助孩子充分发育好。
语言的关键期:2-4岁
动手关键期:3岁
音乐关键期:幼儿期
自我约束:3岁以后,男孩可能要4岁以后
3岁前如果约束很多,可能成人后会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会苛求自己。3岁后可以训练延迟满足的约束训练。
数的关键期:5岁有萌芽,可以讲讲双数,单数,正数,负数,这样数的概念。
阅读:幼儿期,提倡做幼儿教育,如果3年能每天睡前坚持十分钟阅读,受益会非常多,可以无师自通的认字。
第三部分,智力发展
3-13岁,高速发展
15-20,停止,高智商停止慢
智力是恒定的,同时也是可变的。会遗传所以是恒定的,但同时也受后天环境发展。让神经系统发育好才能促进智力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如: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焦虑,担心,恐惧,会阻碍智力发展。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
学习除了智力,也需要情绪条件,要有心理环境要求。比如,一个智力很高的人,如果家庭环境很糟糕,比如家里人不和谐,经常吵架,会让孩子处于担心害怕中,学习一定也学不好。
早期依恋关系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获得慰藉、安全感遭到破坏后情感会痛苦。分为三种关系(关系发展与妈妈关系比较大):
第一,安全依恋型关系。会对亲密关系产生影响,长大后夫妻关系中可以表达爱和接受爱。如果两个安全依恋型家庭组成夫妻关系就会比较牢靠。晚上一定和妈妈是睡在一起的。
第二,回避型关系。主要是男孩容易这样,成为回避型关系。这样的母亲是高度理性的关系,什么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会按照书中来养。这样的孩子内心很孤独,不会在亲密关系里表达。
第三,矛盾性关系。这样的妈妈是喜怒无常的,对孩子的情绪变化无常,最好的感觉来自于妈妈,最坏的感觉也是。女孩子容易成为这样。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分不清别人是爱他还是不爱他,容易比较作,让对方也搞不清楚。
第四,游戏对于幼儿的意义
最高级的是一伙小朋友一起玩,不用大人管。对于成人来说,郁闷了可以找朋友倾诉,运动,看书等得到疗愈。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让孩子疗愈的药。孩子一起玩,还会让孩子控制情绪,因为孩子一起玩,如果不懂得控制情绪就没有人一起玩了。
规则学习:游戏中孩子会设定规则来玩一个游戏,这样就让孩子学习了规则。
社会功能:比如,孩子说别人打我家孩子怎办,原因是孩子没有在群里游戏中学习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按照孩子本来的面貌来处理是最好的方式。
第五,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具体化:幼儿全是听大人说的,所以不要对孩子的人格进行鉴定性评价,尤其是幼儿园老师。
要多鼓励,鼓励过程,而不是表扬。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的生活
外在特征描述
第六,情商概念
处理有关个人和他人情感信息的能力
影响情商发展的因素:
遗传
家长情绪表达方式:家长不能用吼叫,指责,指令型方式和孩子说话。发育标准:幼儿园大班时,需要发展出尴尬。比如:有个孩子在吃冰激凌,孩子过去后看到就走了,说明就发育出尴尬了。
如何训练情商?
训练观察人:比如,放学回家,问问孩子看到的老师穿的什么衣服,戴眼镜没有,如果都能回来,就问的更细一些,比如是否戴眼镜了吗,有头花吗。如果回答不出来,第二天再问,继续这样,孩子就会第二天观察,这样就越来越仔细了
感觉人:小学阶段。让她理解别人的感觉。比如:爸爸妈妈说话,问问她刚刚爸爸是什么感觉,如果回答不出来,就给她一个形容词,她就学会了。可以问问同桌的心情,如果不好,是通过什么事来察觉出来的
关系人:12岁,对人关系的理解。比如:带孩子去参加公司团建,晚上问问她,王叔叔和李阿姨的关系?为什么?比如,她说是恋人,因为王叔叔和李阿姨去小树林了。而不是视而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