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今天的拍球比赛视频,小姑娘拍得又快又稳,拿到了第三名,但是她还是不是很满意。
在孩子学识字(这件事也是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包括我送给她的识字卡片,配套的书,包括我总结的卡片的用法等)的过程里,我曾建议过她,阅读和识字是两条腿,两条都要走,但如果识字出现逆反心理,可以先暂时把识字的比例降低,但是阅读的量得跟上来。我还把我娃幼儿园买的所有绘本都送给她了,但她只挑了识字的书出来用(她的功利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她工作比较忙,每天下班回到家之后的时间通常不允许她干2件需要大块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比如阅读和识字)。
直到某一次我们聊起来,她说她问她孩子:你是先看书还是先刷字卡?孩子说我想画画的时候,我才知道她把阅读的量砍掉,只挑了她认为很重要的识字。
我赶紧用硬纸壳做了一个炒菜的铲子送过去给她,说这是之前给她们绘本的时候欠孩子的,因为有一本绘本能用上,并且随书送过去了一个纸壳做的平底锅。
我把那本书的封皮拍给她,给她讲了书的大意,并且给了她三个去年7月我做的关这本绘本的视频,每个视频都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该绘本,另外我还给了她一首跟这个绘本故事相当契合的儿歌。最后我叮嘱她,铲子拿回去后,当天就和孩子爸爸一起和孩子玩这本绘本。
是的,是玩,不是读,但是要玩的前提是先通读,知道了故事的大概内容之后全家再一起表演。每个人挑自己喜欢的角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来设计台词。
然后,那天已经很晚了,她等孩子睡着之后给我回了信息,说她们家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是从我推荐的这本绘本开始的。
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这个妈妈比我年轻十岁,工作认真上进不服输,看着孩子拍球只拿了个第三名,觉得她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在学思维课程的时候也禁不住拿自家孩子与别人比较,说谁谁都往前学了多少页了,你要不要也试试看。目前孩子还是很配合。但是我问她,如果有一天孩子说那个谁谁谁都不学,我为什么要学的时候,你怎么回答呢?
她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然后她又说,让孩子有竞争意识不应该是好事吗?
我说那要看这个竞争意识在前进的过程中占比是多少。另外,想让她学,和想让她快点学是两回事,你把这两件事搅一块了。
在我看来,和别人比较,是件没有必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非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另外,人这一生,单看我们的父母和祖长就知道,孩子是天才的概率几乎为零,况且如果真是天才早该显露出来了,也不用等到现在。在成长的路上总把别人竖成高山挡在自己前面,也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我对朋友说的是,你觉得她慢只是相对而言,并且因为你自己是个很利索的人。孩子的性格其实某方面可能更像爸爸。
她自己也承认像爸爸也不是什么坏事。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天赋,非要把她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那个完美样子是不对的,不现实的,甚至是扭曲人性的行为。
所以我想我会劝她接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