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在读周志建老师的《把自己爱回来》,平时而浅显的文字和故事看似平淡无奇,深入思考却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性的觉知。
------------------------------------------
当你响应别人的方式都是千篇一律的,对方永远猜得到“你接下来会说什么、会如何反应”时,这样的对话就是无效的沟通。久了,谁都厌烦。
千万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每天跟同一个人反复着无效的对话与应对方式,它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了无新意,只会耗损你的能量。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受够了,想摆脱僵化的习性,不想再演老剧本,那么,改变吧。改变你的“应对、响应”方式,不要千篇一律不要让别人“猜到你”,你就成功了。记住,修行就是“修正行为”面已。
当你的剧本改了,他的剧本就一定要改。
人都有说故事的渴望,人都是渴望被聆听、被理解的。
因为小小的改变(响应方式),结局大大不同。
语言是有力量的,改变语言,就改变关系。
为了家人改变自己,是值得的,那绝对是爱,你在“实践爱”。
——摘自周志建《把自己爱回来》
-------------------------------------------------
书中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妈妈回到家看到孩子们没有写作业而是在看电视,脱口而出便是:“你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还在看电视?”
接着孩子也条件反射般回应着:“我看一会儿就写。”极度的不耐烦,接下来的对话一如既往的陷入到往日常规的争执中:
妈妈:“一会儿是多久?你作业从来不催都不写。”
孩子:“我就看一会儿嘛,我自己会安排。”
妈妈:“怎么安排呀,从没见你安排好过。”
孩子:“……”,最后对话不欢而散。
你和家人的对话是这样的例行公事吗?
你的对话模式是否改变过?
你一张嘴,孩子家人是否就已经猜到你要说什么?
每每说出这些话时是否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既然这些话说了和废话一样,你想没想过换个套路说话呢?
书中周老师继续说着前面的故事,这次这位妈妈转换了一个思路,没有去指责孩子而是和孩子聊起了学校一天的生活,简单的一个问话的改变,接下来迎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内容,孩子和妈妈热切的分享着一天的经历和所感,原来孩子有那么多话想说给妈妈听,如果是以往的沟通方式,话说不过三句半。母子的心因为最开始对话方式的改变拉近了。其实我们彼此都是渴望被看见渴望能够去爱对方的。
如果你与孩子的沟通总是不欢而散,亦或是一次又一次的无奈轮回与重复?是否想过带着觉察,转变一个说话的方式,给生活带来一些改变呢?这改变的不只是说话和沟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关系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