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含笑收获眼泪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作者: 月儿明_0311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2:33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论语·述而第七》)

【注释】

(1)愤: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

(2)悱:音“匪”,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

(3)隅:音“鱼”,角落。

(4)复:意思指不会再继续教导。

【语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了解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意见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研析】

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积极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延伸思考】

1、你在学习碰到困难时,会先主动找解决方法,还是依赖老师给予解答?

2、什么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你是老师,碰到这类型的学生,你会如何对待?

3、你对于哪一科的学习,会有“举一反三”懂得融会贯通的感受?

【阅读资料】

不耻下问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谦虚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生前的为人配得上那样的谥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非常聪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后来“不耻下问”就用来比喻不以向身份较低微、或是学问较自己浅陋的人求教为羞耻,也可形容人谦虚好学。

【课后作业】

古今有许多勤学的故事,请你找一篇感受最深刻的和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几年的教育理念愈来愈倾向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中讲道:“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人的情绪也如同火药一般,当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么是爆炸,要么是自燃。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心情有些沮丧,上课上砸了! 说起来好惭愧,跟着宗大师学了那么久了,直到今天教研,才真正弄懂了单元导...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有时候跟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卖弄”的感觉。对方表面上迎合,很可能内心已经在抵触了,这样,讲了也白讲。 ...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论语·述而第七》)...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老师成为课堂的观察者,当儿童立场成为课堂的主体,当小组合作成为了英语课堂的常态,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hd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