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梦一场——读《寻路中国》

大梦一场——读《寻路中国》

作者: 给亲戚看见一个人食吉野家 | 来源:发表于2016-04-09 18:28 被阅读0次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

书中的语调是我极不喜欢的,也许是翻译腔还是什么原因,这种语气下的中国像极了印度贫民窟、非洲什么的。都到后来才知道,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给了读者一个客观观察中国的机会。即使从这个社会从小长大,对这个社会的一丝一毫都无比熟悉,却还是感到深深的震撼。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的中国,真的像极了十九世纪那个“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的巨轮裹挟着所有人以一种令人诧异的速度飞速向前,无论你是否情愿。在这个无可阻挡的浪潮面前,一切个人的尊严或是人格,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微不足道的东西,瞬间被涤荡的无影无踪,没有人敢于挑战这一趋势。或许深深扎根于乡村的那些古老传统试图这样做过,但或是被冲击的粉身碎骨,或是一脸懊恼得悻悻退下。没有人知道它会疯狂到何等程度,没有人知道它会何时停下,甚至没多少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就像一列加速中的列车,风驰电掣中颠簸着,乘客们却激动到涨红了脸。

在这本书中,一切事物都符合这个国家的美学特征——简单、粗暴、效率、实用。

不要说下层人、乡村人还没准备好这场风暴,所有人都没准备好。地方政府疯狂的圈地建设,却没有了精力考虑未来更多的麻烦;浙江的小老板们拼命地试图从这一浪潮中捞到一些好处,很多人却溺死在里面;底层的农民携家带口,赶赴城里,留下一个空壳的乡村,和一群看不到未来的老人和孩子们。没有道德,没有契约,没有法律,没有政府,所有人都是目光短浅的,因为所有人都在为利益而精疲力竭地追逐。这里的“所有人”远远不只打工者和小老板,而真的是从上到下所有人。像是患上了某种癔症吧。城市在政府的推动下像野草一样疯狂而野蛮的生长着,而落寞的农村却慢慢被某种黑暗的东西所吞没。

荒唐么?

熟悉么?

我一直在想,这个推动着所有人踉跄前行的,到底是什么。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醒过来,摸摸头,笑了。

这时我才知道。

“只不过是一场梦。”

相关文章

  • 大梦一场——读《寻路中国》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 书中的语调是我极不喜欢的,也许是翻译腔还是什么原因,这种语气下的中国像极了印度贫民窟、...

  • 寻路中国偶读

    何伟这个名字,因为《江城》而知名。上周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他的《寻路中国》,虽然近期阅读任务满满,还是借了回来。 网友...

  • 《寻路中国》马克一下|日更365-002

    BOOK-2022-001《寻路中国》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寻路中国》。书是从去年12月开始读的,但却是...

  • 秋风

    曾寻旧观访仙人, 亦逐玄妙水中行。 大梦一场身先老, 一场秋风一场凉。

  • 《寻路中国》

    刚听说这本书时,我还以为是一个中国作家的游记,却没想到是一个在拿到了中国驾照以后,自己琢磨地图驾车西行的美国人写的...

  • 《千与千寻》:关于成长的寓言故事,字里行间写满隐喻

    YOUTH: 我是真的曾经走进过你吗?还是只是一场梦境? 初识千寻,一场大梦。 很早之前就想写《千与千寻》,却迟迟...

  • 漫读漫言·夜来风叶已鸣廊

    近来读词,甚喜“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这句,源自东坡先生《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

  • 井底捞月——读《寻路中国》

    1 这是一本以外国人的目光看中国的书,分成三个部分——“城墙”、“村庄”、“工厂”,浓缩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公路上...

  • 在路上——读《寻路中国》有感

    《寻路中国》中,时值秋季,何伟独自一人,驾着切诺基7250型,沿着长城向西行。寻寻觅觅,也许茫茫然然。他在寻些什么...

  • 天冷了,写11个长句零4个字,给你暖手

    (一) 穿过东海岸,为你化飞鸟,衔去罗衫,寻寻寻不见,为谁嫁衣裳?我在一场大梦里,为你弹冠。 (二) 春天的花,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梦一场——读《寻路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kb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