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4作业《放下对错,开始理解》

15.4作业《放下对错,开始理解》

作者: 许议文 | 来源:发表于2023-10-28 16:44 被阅读0次

杨老师与家长说“我愿意与大家真诚分享,但是我说的一切不代表对”很多家长哗然。

什么时候上台分享的专家,自己说自己分享的东西不代表对?既然不对,那还听了干嘛?不是浪费时间吗?诚如上一讲的爸爸,找专家找老师学习不就为了找个心安、找个省力、找个有用吗?

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家长对待孩子说“孩子我说的道理不一定对,但是我愿意和你真诚分享”,估计很多孩子会欣然接受爸爸妈妈说的话,并且会力所能及帮助爸爸妈妈甄别什么是自己的选择。

从上边两个语境里可以感受到,孩子更愿意接受自己选择的东西,而大部分家长更愿意听从权威讲的话。为什么?

一个有主体性的人更愿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一个客体的人才会愿意不费脑子听话照做,若是让他自己选择反倒会惴惴不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是一个具有自由精神的老师才敢勇于理性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去甄别、去判断、去思考。基于真诚、基于理性,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解读,每一个解读都基于自己的认知,每一个思考都带着自己的经历,没有对错,只有碰撞、共鸣。

什么才是真正的对呢?

过去一直认为领导说话就是对的,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盲目服从;后来慢慢的学习认为专家说话就是对的,听话照做就没错;再随着年龄增长发现,无论是领导还是专家表达的观点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假的。基于事件虚假的观点,说的再好也是假的;基于真实事件的发言,虽然朴素,能够让人感同身受。

阳明先生说圣贤是“不以是为贵也!”。和其光,同其尘,圣贤不是自高自大的人,反而是最接地气、最懂入乡随俗、最有人情世故的人,圣人就是落地的凡夫俗子。

最有力量的人应该就是敢于承认自己“不是”的人。

当老师敢于说自己“不是”的时候,学生就会去思考什么是“是”;当家长敢于说自己“不是”的时候,孩子就会勇于寻找什么是“是”;当管理者勇于说自己“不是”的时候,被管理者就会有机会探索“是”的来处。在“是”与“不是”之间还有无限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之间探索,才是我们离“真理”最近的距离。

老师这是对一群具有自由精神的家长说的话啊!当我们不能一下子从老师那儿得到一个真真的答案时,就会感受到无助迷茫,就会无可奈何的呈现出自己的思考。当你启动自己的思考时,我们才真真踏入了智慧的长河里啊

回到生活:

一直认为自己缺少理性思维的能力,上学时理科不好,是那种怎么学也学不好的人,为这老自卑了。在我们那个年代父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从小又那么喜欢出去旅行,数理化不好,估计是寸步难行了!养成了固步自封的习惯,我的触角不往外伸展,外边探过来的触角我也直接漠视不理,在我人生的前四十年感觉是虚度的四十年。

后来因为孩子的出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变动,我开始愿意思考问题了,也开始愿意试着解决问题。即便是困难,愿意自己一步一步去探索。在这一步一步的路程中,我尝到了思考的甜头,后来又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学习家庭教育,学习健康管理,学习生活中我不会的方方面面的常识。因为这些让我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人,我不再认为发生的困难是问题,反倒是我成长的机会;我不再评价别人对我的好或者不好,因为心外没有别人全是你自己;我很坦然的享受当下的生活,我很快乐的接受着生活馈赠的一切。应如:生活给与我的,不是成功就是成长!感恩感谢!

成长看的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看到一个观点,开始下意识的去想这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说出的意见。因为这样,我开始理解了不同的人,开始同频了不同的角色;因为这样,我会考虑假如我在这个立场我的需求是什么?我想听到什么?

发现对与错就相当于人与人之间的一堵墙。我们说一件事要么对要么错,当我们陷入对错,我们就进入了输赢。对和错就是一堵墙,它阻碍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包容接纳。对于人和人之间最宝贵的就是,借助你看到了我自己。因为你我看到了自己的弱小或者强大。

在对和错之间,我们一是保持真诚,二是保持理性,基于真诚基于理性,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我是人人,人人是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活中很多时候⼀件事情出现以后,我们千万不要⽴刻去评判,因为我们评判,接下来可能就是抗拒否定,最终的结果就是⾃我破坏,⽽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中⽴的,不中⽴的只不过是我们的这个看法,我们的评判⽽已。当事情发⽣的时候,我们带着⼀颗接纳的⼼去对待,然后真正的站⾼⼀线,从这个事情当中去学习启发,⽽不是掉⼊这个事件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在每⼀个事件,每⼀个发⽣当中⾃我成长,放下⾃⼰的固执,意断,我们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得更快⼀些。

在爱面前,所有的是非对错都是那么不堪一击!

高端课上老师讲:价值观是主观的,事件的意义是人赋予的。因为人人不同,所以价值观是多元的。在是非对错面前,要么通向理解,要么通向失望。这是我们每个人毕生修炼的课程!

杨老师说“我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都对,我也不是什么权威,我也没有什么社会名望,讲课也不是充满激情,也不像学院派那样严谨与厚重,但是我确保自己是真诚的,就好像是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听到这里,我的心沸腾了,这是多么严谨的老师!这是多么真诚的老师!这是多么值得追随的老师啊!

相关文章

  • 放下对错

    别用沉默来缝补我那破碎的心 这样的方式只会让碎片更僵硬 有些事情 本来就不能得到所谓对错的答案 让它变得更坏的是 ...

  • 放下对错

    很久之前,就有听一位很喜欢的英语老师说过:学习的开始不是知识对了,而是情绪对了。非常认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特别...

  • 七句箴言

    1.放下对错,只有爱恨;放下评判,只有感觉; 2.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3.世界是相反的,如果你看到了A,就...

  • 想想怎么办?

    想想怎么办? 永远比谁对谁错重要! 想想怎么办? 不问对错。 想想怎么办? 放下对错。 如果不能放下对错 就永远也...

  • 第六次心理沙龙: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成长,你做好了,你的孩子也不会糙。放下执念,放下对错,给予足够恰当的爱,理解,信任,一切安好。...

  • 放下对错执念

    【悦紫嫣】20180612《放下对错执念》学而思 1.分歧争执,双方都会感觉如果没有守住对错,会感觉整个自我被否定...

  • 管理情绪:放下对错

    管理情绪:放下对错 半夜小兔子突然呕吐,第一次经历呕吐,除了惊恐更是难受,小兔子一个劲在怀里哭闹,怎么哄也无济于事...

  • 放下对错,关注因果

    开篇鸡汤:没有因果,也就不会有对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总是只关注对错,而忽视因果。悲剧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 ...

  • 珍惜此时,放下对错

    转自上珺才女分享------信是万法之门,爱是一切之源! 有缘的人,经由内心的召唤、感应,而遇见彼此,用现世的表...

  • 放下对错看世界

    文/行动派猎鹰 放下对错看世界。这句话是在别人参加《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活动写的总结中看到的。觉得不错,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4作业《放下对错,开始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km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