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微醺时候情绪满溢,刚从婺源回来便已开始想念在一起微醺的时光,我爱的果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样子。
缘起
婺源之行,起意于我给孩子”蓄谋已久“的YET课程和自己想要跟阿果当面交流的愿望。说到阿果,我们真正相识大概是在2017年我打算从体制内离职开始,那时候我渐渐开始反思自己死磕和内耗的原因,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但并不快乐,常常因为太多努力而感到挫败,因为,或许我那些努力只实现我内心中假想那个自己的小小期许,回望过往,那样忙碌的日子是我想要的吗?那样忙碌的日子可曾真正为我实现过什么愿望?空虚和无力,支撑我走向自我反思,人在极端时候有自我反思大概是常规。
遇见ME+,遇见更好的更好的自己
遇见阿果是缘,或许也因为我们有很多一样的部分,都是白羊,都很努力,都偶尔会跟自己死磕。不同于其他心理类、管理类学习平台的是,阿果的ME+从没有鸡血,她用最平淡直击心灵的语言,让我想通一些事,看到希望,找到方法。
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从2017年ME+刚开始,慢慢的探索自己,也从ME+中不断吸收养料,滋养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找到了每天早起独处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早起给自己带来的轻松和成就感,偶尔想不通也会找阿果解惑。2020年10月-2022年2月的四月间,因为要在北京工作,我再次复盘了ME+,每天早起的快乐是ME+的陪伴一起完成,那样的复盘让我的内心更踏实,脚步更坚定。
婺源之行---点滴记忆,沁透心灵,次第花开。
我跟阿果约定,孩子初中前一定要上完YET,我希望我的孩子获得自在、逍遥、不憋屈,没错,不憋屈很重要!之所以对这部分需求这么强烈,一部分可能是源于我看到的、自己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有时委屈的状态,另一部分可能是我自己儿时感受的投射,父母所经历的痛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次承受。
婺源之行,是孩子们的洗心之旅,更是希望之旅。透过工作坊,他们各自看到了别的孩子,有三四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有步入初中的小哥哥小姐姐,也有步入高中的大哥哥。梓峰哥哥让每一个来到巡检司的孩子感受到热情和被关照,临行之前仅存的那点小忐忑都因此被抛到九霄云外。烈日下,孩子们一起跳进水流,捞虾、捉鱼、打水仗,这种Warm up让他们非常自然的熟悉起来。半玩半学的日程,柔软的麦穗老师,可爱而又不同的伙伴,让炀哥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度假"模式。我不太清楚他们具体上课的内容,但炀哥在第一天上完课回来就充满欣喜的分享他的上课感受,还有答应麦穗老师和伙伴们必须保密的部分一定不能说,第二天迫不及待尝试用课上学习的沟通技巧跟我商量那恼人的英语短文问题。作为母亲,我无法准确描述他的感受,但这一次工作坊后,炀哥身体里似乎注入了新的能量,这能量可能是真正找到了能够跟父母对话和平等交流的方法,这让他看到希望,更感到温暖。
临行时,再次回到教室
抚摸曾经上课的桌椅,让所有老师瞬间泪崩
婺源之行,不仅仅是孩子的YET之旅,还是我的PET复训之旅,全家的ET之旅。
必须承认,ET之于我的第一次学习(约2018年),是懵懵懂懂,必须在长期的练习、反刍、复盘有以后才能真正摸索到这种沟通技巧该如何使用,必须承认ET的学习需要浸泡和练习,有初学后想要立竿见影的浮躁心态,有为做“好妈妈”的虚假接纳,也有带着期待沟通的无效倾听。这一次复训的复盘,让我对ET理解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Upgrade。
很多年以前,我用最原始的方式管教孩子,要么是违心的忍耐,要么是带着期待的沟通,在要么就是偶尔的“吼叫”。陪伴他练习钢琴,那体验简直是不堪回首,在我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孩子也逐渐发展成”谨小慎微"模式,更不要提“自驱力”,根本不存在的,那一刻,我觉得生活的舞台里只有我一个人,孤独而空虚,更有担心孩子未来的恐惧。学过PET后,尽管有点“笨手笨脚”,但孩子仍然能感受到我的真诚和接纳,因为“陪练的黑历史”,我也在不断反思,想办法改变,必须承认这个过程很漫长,甚至长达几年,令人欣喜的是我已经看到并开始改变。
说实话即使经历了复盘课程,对于倾听、我信息、你信息、面值、行为窗口、第三法、绊脚石等一系列词汇还缺乏充分的认识,或者说任何理论的学习都需要实践来夯实。由于这次复盘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非常幸运地,工作坊这次包容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思维方式的家庭,这让我们这个工作坊的维度更宽,让我们彼此的冲击和碰撞更充分,也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不同和“参考”。正如工作坊刚刚结束时我的感慨,我们因相同而聚在一起,因不同而相互吸引。这一次洗心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镜子,更全面的照见了自己。当我们一起回忆童年最记忆深刻的往事,当有人开始勇敢地表达、当有人开始委屈的泪流满面、当有人再次忆起童年的美好,无论那曾经的年代有多少物质匮乏,从不影响我们感受幸福、美好、沮丧、失望,也因此,当我们讲述不同的童年时,我们建立起彼此间深深的信任。在这样一个紧密连接的场景下,我们坦率的表达感受,真实的叙述故事,阿果则是那个帮助我们以ET思维方式分析的导师。每逢一个案例走过,挖过,分析过,对照过,我们对ET的理解就更深一层。更意外的是,本来以为去做司机兼旅游的爸爸,也成了认真听课的学生,加入讨论,加入思考,意犹未尽时,跟爸爸们喝茶时对聊人生、家庭、工作、生活,持续到凌晨2点。
工作坊的学习快乐、深刻而显得短暂。最后一堂课,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温暖、幸福、有力量!没错,再次出发的我们柔软而有力量。
带着对下一次“年度旅游”的期待,我们开始了线上复盘。
带着对工作坊的意犹未尽,每每说到复训,我们都特别期待,嘻嘻妈妈说,哎我们什么时候再年度旅游?所有的人都会心一笑,是啊好轻松又直击心灵的履行,谁不怀念呢。因此我们等不了了,真等不了,想要再次开启继续实践,生怕这种美好的感觉,刚刚GET到的ET大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去。因为地域和各自时间的限制,我们折中地选择了线上复盘。
在我看来,每周五的线上复盘是一种输出和交流形式,而微信群里每一次同学们真实的案例分享,也让我们的ET学习更加落地。CC父母是我们这一期工作坊的优秀学员,每一次真实案例都能引发我们各自的思考,不同观念的碰撞,“尊重她的感受”和“你应该保持家教”这样的想法不断的来来回回。案例刚发过来那一刻,我内心完全不能接受孩子的哭闹,那一刻我甚至进入了问题区,而当阿果走进来,站在5岁孩子的角度开始分析的时候,我陡然发现自己的定式思维,发现了自己的“偏见”和“自恋”。一个5岁孩子,当他对未来发生什么没有决定权而那件事对她来说又很重要,父母的决定当然可能是会让她欢呼雀跃,也会让她歇斯底里,藏在这个表面的冰山下,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孩子。那或许是曾经的自己,也或许是自己的孩子曾经的过往。
而我自己的真实体验,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期中考试家长会“后遗症”,那一次看似只是因为孩子对一项作业的“漫不经心”,实则是我自己先进入问题区,那个被中考升学率所影响、家长会又快速加深的焦虑情绪,让我无法从问题区中走出来,当我对孩子质问,用“你信息”表达我视角里孩子的情绪,用发脾气来掩饰自己的羞愧,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周五对故事的输出,让线上复盘的伙伴开始担忧孩子的状态,是否因为这样强势的母亲感到委屈,他们对孩子的看到,是我视觉盲区的看见,帮助我看清自己,梳理清楚整个事情。线上课过后,微信群里继续讨论这件事,我也结合者伙伴们的看见,再次复盘整件事情。我反复问自己,升学是谁的事情,责任归属谁,为什么你会有焦虑的情绪,是不是把责任主体搞错了,你的自恋是否升起来了,孩子的人生是你焦虑和所谓努力能改变的吗?主体到底是谁?当你发现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你是要求你的情绪由孩子负责吗?那一刻你觉得你是家长还是孩子?当你看到孩子感到委屈而无法表达,你用“你信息”替他表达的时候,你是羞愧的感觉吗?你敢承认吗?-----一件发生在5分钟以内的冲突,引发了这一系列的思考,我开始纠正我的固有观念,继续阅读原版ET,复盘和修正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一件事的主体到底是谁,父母有什么权力替他决定替他担忧,未来的日子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在这些变化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枚“自驱力”孩子。当他发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看见,当他感受到父母因为想要更多理解他而做出的努力,一次一次令人嫌弃的道歉也都成了可以理解的过往,因为他心里深深知道,父母对他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不需要浪费经历去对抗,只要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最困难的时候,一直有人能无条件的接纳他,帮助他,支持他。
因为每天2小时的高强度网球训练,无法支持晚睡,几乎每天五点半起床写作业的他
我们谁都不能预判自己的未来,更无法预判孩子的未来,但我能预见的是,我们这个ET团体,会一直持续持续下去,持续分享、相互支持,保持真实、保持学习、保持看见,让沟通变得更加轻松,让爱和情绪始终自由流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