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情偶思:闲话月饼

闲情偶思:闲话月饼

作者: 明明_2b40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21 被阅读0次

六七十年代,每年的八月节母亲都会蒸月饼。每次都让我去石大娘家借月饼模子。月饼模子是木头的,颜色很深,好几个不同的形状。因为一年只能见到一次,我看得格外仔细。我还喜欢观看月饼制作的过程,看一块块面团,经过月饼模子就变成整齐划一清晰清晰的月饼觉得有趣极了。但是,原本清晰的纹路很深的图案一蒸熟,变成一个模糊的标识,只能说是依稀可辨,让我十分遗憾。但是我并没有说出来。种种情感的跌宕我从很小就习惯了不与人说。

有年在外地工作的大姐带回来一种和月饼形状差不多的点心,口感却和家里的月饼完全不一样,酥脆得掉渣,里面全是馅,一层层一口口都是味道。平常点心店还没有卖的,就那么一回艳遇,我就一直回味着怀念着好奇着。这到底是个什么果子啊,平常还不给面见。好像是直到改革开放组建小家庭后才在市面上见到,它就是苏式月饼。简简单单的月饼却多年没有问津普通家庭,说明六七十年代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匮乏。

八十年代有年姐姐去苏州出差,带回来一种和苏式月饼完全不一样的月饼,薄薄的外皮是松软的,焦黄色的。里面的馅子也特别柔软香甜。更神奇的是里面有香肠!咸味的香肠在我心里和甜甜的月饼是完全不搭的东西,他们两个居然能组合到一起,太好玩了。吃罢,感到味道真是新鲜独特好吃!从那以后写就再也难以忘记香肠月饼了。是我心里的经典美食之一。后来才知道这叫广式月饼。

八十年代中期后,苏式月饼,广式月饼总是并驾齐驱出现在街头摊位上。广式月饼比较贵,一块就要三块钱。苏式月饼则便宜的多,最便宜的一斤四块。味道也不错。两种月饼我都爱。还有,家常馒头式月饼我也爱。有次听到一个同事说不喜欢吃月饼,说甜得腻人,我很惊愕。美味月饼居然有人不爱。

有年中秋节过后,我下班看到有个人拉着平常在路边卖广式月饼。贵族的广式月饼沦落到平车里叫卖,引来好多人买,也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价格也特别便宜,我没敢买多,怕是变质什么的,买了四块。和我一起发同事却买了好几斤。回家一尝。正宗的广式月饼!好吃极了。没有多买让我后悔很多年。

进入九十年代,我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的文章有作者通讯地址。那个年代社会还是比较安全的,作者也都愿意公布自己的详细地址于天下。希望和自己的粉丝有交流。果不其然,我收到一个粉丝来信。我们在新中探讨人生。他说自己是一个23岁的青年,看了我写的文如何受到启发云云。我兴致勃勃地回信,简直是找到显示自己才能的另外一个领地。有年八月节,我收到一个包裹。好奇死了,谁会给我寄包裹?老张说,取回来再说。原来是一盒精致的广式月饼!还是不知道是谁寄的。带点忐忑感吃了,真是好吃!没过两天,这个粉丝长途电话打到我们单位来,问我月饼收到没?原来是粉丝寄的。那时候,我特别自豪自己的家乡口音,就用最纯正的徐州话和他通话。但是通话之后,这个粉丝就再也没有给我写过信。可能觉得遇到一个土包子,听声音年纪也不小了。有了网络后,有一个“见光死”的说法,我们这是“听音死”。我也不喜欢他的说话,唧唧歪歪的,笑的声音也特别尖锐刺耳,很不符合我的审美预期。

再后来,家里蒸的那种月饼,成为一种家常馒头。每天出现在馒头摊上。让我觉得它失去了自己的应有的地位,失去了仪式感。庄重。原来是和神秘,和稀少联系在一起的,不应该这么容易得到……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无论什么月饼都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因为怕血糖升高,已经不太敢吃甜的了。好在还有木糖醇的。

相关文章

  • 闲情偶思:闲话月饼

    六七十年代,每年的八月节母亲都会蒸月饼。每次都让我去石大娘家借月饼模子。月饼模子是木头的,颜色很深,好几个不同的形...

  • 甲午杂诗

    甲午杂诗 偶赋闲情偶倦思, 偶然间慕遂春服。 偶逢陌上少年问, 便说钟情为你书。 甲午年...

  • 闲情偶思:树梢的风景

    小区里有一个坑状的洼地,洼地里有几棵树。从小区大圆盘走过,与视线平齐的是树的顶端。 树梢的风景我们向来只能仰视的,...

  • 闲情偶寄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女子,从小被家人宠到大,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弟弟妹妹。 最近老妈回来了,又回...

  • 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有人认为井盖象征着陷阱,觉得新人从上面经过会意味着“失财、失福”,因此用红纸盖上图个吉利;贴喜字和贴井盖要同时进行...

  • 闲情偶寄

    读书虽然可以使人有知识,但不一定能使人有胸怀;虽能使人知荣辱,但不一定使人有勇气,也不一定使人有骨气。 ​​​

  • 闲情偶寄

    当初汉字简化时,什么人能想到六十年后的中国,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和事竟然被不幸而言中?!这是巧合还是......? 漢...

  • 闲情偶拾

    最近读了两本书《撒旦的邀请》、《宋美龄传》 《撒旦的邀请》是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克劳夫兹大师书中的“不在场证明”...

  • 闲情偶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情偶思:闲话月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l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