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很多借口。
上班迟到了,会说是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领导交给的任务没做好,会想到是领导给的任务太难;某件事情没做完,会想到是今天做的事情超额了……
这周六到城里讲优质课,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因为评职称的时候要用到,所以,对于这次讲课压力很大。但很不凑巧,得知讲课时间的比较晚,是在周一的上午,准备的时间只有五天,这让我的心里越来越焦虑。
周一得知周六要去讲课,整个人全天都陷入焦虑中,从刚开始到烦躁,到下午的逐渐冷静下来选课。周二,终于把教案的大体框架定下来。周三,请人指导进行了修改,基本修改到位,缺少精细化。周四,有事儿,到学校5点多,又处理了两件关于学生的事情,晚上自己又放过了自己。周五,上午两节空闲时间,又去图书室做了书签,然后是两节课,指导学生打扫卫生,周五下午继续打扫卫生,直到放学。晚上回去,见到女儿给她做饭,吃完后也没有怎么看教案,早早睡去。周六早上起床后,慌慌张张就往讲课地点赶去。还好,我抽到了13号,到备课室里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再备一备课。我正是抓住了这段时间,把课又重新熟悉了几遍,默默地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自认为还算比较熟了。
轮到我了。中间有一个地方突然觉得讲的不顺,打了个小结,后边镇定自若的又跟上,所以,成绩虽说可以,但不是最最理想的。
很多人说:“讲课紧张,容易忘。”想一想,真的是紧张才导致的忘了吗?也不全是这样。如果这些内容够熟悉,根本就不会忘记,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除非整个人不在状态,或者有特殊情况下出现了短暂性失忆。我忘记的地方,恰恰是课前讲的不太熟悉的地方。这节课的开头和结尾步骤,我讲了一遍又一遍,烂熟于心,特别熟悉,我想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往张口就来。所以说,紧张导致的遗忘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对内容不熟悉,没有准备好而已。
听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特别粗心,总是把数学题算错。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孩子的粗心,是孩子对数学题掌握的不太好,还不会做,或者达不到熟悉而已。”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为他欠佳的表现找借口,而是找到真正的原因,帮助改正。
我们每个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都喜欢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惯性。如果我们真正的能撕开这一层保护膜,把问题暴露开来,这会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