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个叫“熟透大番茄”的微博网友,花5000块钱,向王思聪提问了一个“聪聪,你见多识广,怎么样才能火眼金睛的从白莲花的外表看出绿茶婊的内心?有怎样的技巧吗?”的问题。
王思聪很飘逸的回答了四个字“熟能生巧”。这本来就是一个娱乐性质的话题罢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引来了19万网友的围观。
按照“微博问答”的规定,王思聪会得到5000块里面9成作为回答的酬劳,另外每名围观者1块钱的围观费,也能提取0.45元作为回报,这就获得了9万块的报酬。
微博推出这样一个“微博问答”,主要是付费向名人问问题,围观的群众可以花1块钱围观,名人与平台按比例获得收益。
这件事不禁让人深思,这样的八卦事件,为何圈钱如此简单?这四个字竟赶上了一些作家一整本书的稿费。
微博问答等付费平台的火爆,给很多人造成了这是互联网新兴事物和模式的错觉。
但是知识问答不是新风口,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相对成熟”。大约十年前百度知道就已经构建了知识付费问答的体系,究其模式原理而言和十几年前没区别,换汤不换药。
人气变现和知识变现是两码事,一大批打着“知识变现”旗号的平台,实际上应该叫“人气变现”或者“噱头变现”平台。
以王思聪为例进行的一系列回答,更多的还是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回答了一些满足观众好奇心和恶俗心的问题,这些解答很难称之为知识。但我们的相关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这些吸引眼球的问题和名人,先把人气赚了再说。
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文章写得太好了,想改得更好一点极其困难。你要是能把它变得更好一点,一个字给你一千两黄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如今思聪虽做到了“一字万金”,小七想,咱老祖宗断然不会认为这个回答精妙而价值极高。
对于微博问答你们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