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界,于漪绝对是一个奇迹。且近耄耋,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满室;讲学不断,传经送宝。据说,上海方面正在考虑建立一门“于漪学”,笔者猜测其目的有二:一是深化对于漪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加快对于漪教学经验的推广。一是鼓励教师们能够像于漪那样敬业爱岗,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不断创造精神财富。
对于前者,笔者举双手赞成。倘论后者,我只能说于漪是神一样的存在。神有两种:天上飘的;凡间行的。能在凡间不断依靠神力济世救民受人供奉的是少数,绝大多数可能早早回归天庭仙位。这种感慨来源于高校与基教界不断传来的教师英年早逝的恶噩。就在三天前我与李老师等在杭公干,李老师惊呼某某(未经授权,姓名就不报了)走了。然后,给我看一张照片,是一位高大壮实的中年汉子和十余位女子排球队员的合影。李老师说他是排球教练,才48岁,昨天还看他生龙活虎的打球,说走就走了。大家于是一阵唏嘘,但也不甚惊讶。2018年我们学校不知走了多少位老师,有人说是风水不好,但我估计“忘我”是主要的。有的体检出来,明知有诸多指标存在问题,仍不在意,直至悲剧的发生。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吃喝拉撒睡全部混乱也不打紧,有的人只要不按时餐饮就寝,疾病立马找上门。有的人天才就是爬格子的,随便一出手就是一篇大作,有的人则似乎与文章有仇,熬干心血也难搞出一篇。有的人东奔西颠,不知道“累”字怎么写,有的人稍一忙碌就会累爬下……
作为指挥者当然希望自己的帅旗下兵强马壮,战斗力爆表,攻坚克难,势如破竹。但作为战斗员一定得真实估量自己的实战水平,考虑自己的作战特点与主攻方向,切不可盲目迎战。但当下教育界,评价的指挥捧是不分个性特长的,一声号令,必须人人奋勇当先,无论谁一旦在某场战役里落后了,就有可能受到“军法处置”。于是,大家似乎被逼上梁山,都忘记了自己是谁,能干什么。一场混战下来,自然有功成名就者,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当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来纪念那些“死难”者,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记取其中的教训呢?在生命与事业之间,我们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人活着,都想拥有一番事业,都想轰轰烈烈,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没错。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金句:能挑千金担,不挑九百九。宁可折腰也不丢面子。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一了百了。我们可以掐住命运的咽喉,但命运却会要了你的命。毛泽东早就教导我们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点精神”是什么呢?每个时代所指肯定是不一样的,毛主席的定义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自私并不意味着心中没有自己,不自利也不意味着不考虑自己。我以为,在今天这个社会,你好好活着,不拖累他人,不违天逆命强求自己,更不为了所谓的事业置自己乃至他人的生命于不顾……这都称得上是不自私不自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摆在我们面前的事业却可有无数种的选择。千年之前的孟子可以大声喊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豪言壮语,表达了自己伟大的生死观,为后人敬仰。但必须搞清楚孟子所说的“义”是指人的气节而非事业。气节高于生命,生命高于事业。能将生命与事业统一起来,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更多的情况是事与愿违,事业与生命想冲突,我们就会面临痛苦的抉择:要事业还是要生存?有的人健康活着的时候也如孟子那样豪气干云:没有了事业,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或许会产生汉武大帝的祈求:向天再借五百年……
其实,生命与事业并不矛盾:当你的生命之火足够旺盛,尽管去干大事业;倘若发觉生命之源开始枯竭,就得迅速调整自己的事业。事业可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只要你活着,事业就永远不会消失。人啊,千万不要抱着事业感叹: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生命放在我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