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 || 那些路(五)

故事 || 那些路(五)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04-11 12:53 被阅读0次

幸福的味道都一样,不幸的味道却各有各的味。

一个人只要接受了自己失去一只脚的事实,并且还把拐杖使用得和脚一样灵巧方便的时候。时间久了,她也就不再去怀念那只失去的脚了,而是习惯上了现在这只新的脚,甚至是依赖。

这个时候,痛苦的味道就越来越少了,幸福也就尾随而来了。

40岁以后,她小女儿就不再上学了,回家帮家里干活,让两个儿子上学了。在她那样的家庭,女儿要想一直上学是根本不可能的。父母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给孩子做什么样的选择。

小女儿那时候才小学三年级,她非常想上学。但是,她父亲坚决不让他上学。他认为女儿反正养大都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在她身上投资那么多实在可惜。还不如趁她没嫁之前多帮家里做事。

于是,又买了一群羊给小女儿放。

自从小女儿回家以后,那些年她过得还算幸福。有女儿的陪伴和分担,两个儿子也有点大了,周末回家也可以帮家里做事。最重要的是,孩子大了开始懂事了,对她也就更加体贴了。特别是大儿子对她是格外孝顺。

这个时候,她生活积极,脸上和嘴上常常挂着笑容。

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她嫁到这里已经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她走出大山去外面的机会不会超过五次。断腿以后就再也不可能去外面了。

也没有再上过街,要买什么东西都是让旁人帮忙带。

时间在悄悄流逝,世界在悄悄的变化,孩子在悄悄的长大。一切都在变化着,她是变化最大的也是毫无变化的。她的命运变化最大,可是她的思想空间却没有多大变化。

在苦难和家务的操劳中,皱纹早就爬上了她的脸,一双眼睛深深的陷下去,空空的,却也还有神。每次她笑的时候,脸上的皱纹也在笑。笑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色,让万物都逊色一分。

她的头上也有了白发,脸上好像就剩下哪点皮了。身体瘦弱,被宽大又看起来安分守己的衣服严严实实的包裹着。

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和她的家。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这个国家又有了多大的进步。她从一个时代已经到了下一个时代,但是这一切她都明显的感受不到。

她的穿着打扮还是依然和她初来乍到时一样。头上一直要戴着帽子,头发一直是两个辫子。衣服要穿对襟扣子的,还要自己买布来做的。以前的妇女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可是后来都能买到做好的成衣了,她还是要叫买布来自己做。家人给她买的衣服,她说她穿不习惯,怎么现在这些衣服都这样了。

直到后来街上都买不到布了,她才开始穿中间一排扣子的衣服。鞋子也是自己做的布鞋,布鞋面上要绣上花,衣服上面也要绣花。鞋垫也是自己做,自己绣花。

她的爱好就是绣花,手艺也很好,绣花是她的唯一爱好和乐趣。白天没时间就晚上绣,给家人绣,给自己绣。

这人嘛无论爱什么,总要有点爱的才行。无论是爱猫爱狗还是爱花爱物件,有了爱的东西,精神上就有了寄托和充实。单调乏味的日子也会变得有趣味。

后来有电视机了,别人都看电视了,她也不爱看,她说看不懂。还是绣花,晚上有时候会绣到很晚。

她的衣服裤子一直是补了一层又一层。以前苦日子的时候就是缝缝补补,后来日子好了,别人都穿烂了就买新的了,可是她还是要打补丁。鞋子也是要补的,帽子也要补。别人扔了的她要捡回去,不能穿的就用来补。反正她的新衣服都是压箱底的,烂衣服是天天都穿在身上。

后来他儿子都参加工作了,她还是这样。不了解她的人以为她真的缺衣服穿。可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她的风格,她几十年就没变过。

在吃的方面,她也依然保持当年勤俭节约的风格。剩菜剩饭永远不扔,她一定要把她吃完为止。哪怕吃几天,发霉了她依然要吃。她说以前连发霉的都吃不到。她家的剩饭剩菜都是她吃掉的。你给她讲道理是完全讲不通的。她的时代就定格在了曾经。

后来有了冰箱了,食物和肉都放冰箱里。但是她就是不放,她一定要放碗柜里,腊肉一定要放在谷子里面,就算生虫了,她洗干净也可以吃。为了这些事情,她们家里发生过很多争吵。但是没有人可以改变她。

做饭她要一直用柴火烧锅做,家里有了电磁炉什么的又方便又卫生又节约时间。但是她不会用,好不容易她学会了,她又觉得用电做的饭菜不好吃,还要给电费,实在是浪费钱。她还是要烧柴火做,这就面临要砍柴的问题,这也是个难题。不过住在大山林里,柴火总是不缺的。找柴火总要从山上拿回去,这就苦了他自己和家人。

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种花生。她喜欢吃花生,她在娘家的时候就是种很多花生。于是这几十年她都喜欢种花生,种很大一块花生。她年纪大了,都劝她不要种了,可是她一定要种,哪怕种一两个月才种完她也要种下去。

种下去她就觉得是完成了任务,至于后来有没有收获,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附近的人都知道她是“种花生专业户”。

但是仔细想想,这也是从儿时就带来的感情。年纪越大,会越来越深情。这也是一种对土地对花生对自己的爱。

别人说她固执,脑袋傻,时代进步了,她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可是,她们就不想想,她一直住在那个大山里面,几十年如一日,外面是什么样她怎么知道。她每天能看见的就是村里那几个人,能听到的就是村里那些事。目光所至之处,也正是思想所到之处。

活在过去那个年代,要是她觉得她所做的和所保持的习惯能让她自己快乐满足。那为什么要改变?外面的世界就有那么多快乐幸福吗?

不要忘了,在任何时代和环境下,幸福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相关文章

  • 故事 || 那些路(五)

    幸福的味道都一样,不幸的味道却各有各的味。 一个人只要接受了自己失去一只脚的事实,并且还把拐杖使用得和脚一样灵巧方...

  • 故事|| 那些路(三)

    一个人,当你的身体有了某种缺陷以后,这种缺陷就会成为你的特点,你也会因此而拥有和它相关的标签。 她以前是有...

  • 故事 || 那些路(二)

    1 她以为走出大山就是实现了梦想。但是,其实她现在的新家也同样四面是山,同样前面被两座大山阻挡,后面还是依然有两座...

  • 故事 || 那些路(一)

    如果你对你的人生的整个过程和结局都早已经知道了,你是否还有勇气重新来一次? 她说:“怎么会想再来一次,我宁愿当时...

  • 故事||那些路(四)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反抗着命运带来的不幸,还有那些屈辱,保护着自己卑微的心灵。一切在激烈的抗争过后,发现却没有什么...

  • 故事 || 那些路(七)

    女儿走了以后,她又重新学习如何没有她的生活,学习如何适应和疗愈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还有那些难以下咽和消化的失...

  • 故事 || 那些路 (九)

    人生的烦恼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它定制的困惑和问题。你得一个一个去跨越,没人能帮你。 年轻的时候面对情欲...

  • 故事 || 那些路 (八)

    对五十岁以后的她来说,希望和幸福都是在儿子身上。一个依靠拐杖和一只脚生活了二十年的女人,苦难和命运带给她最好的礼物...

  • 故事 || 那些路 (十)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过去。看起来缓慢,却也很快。如果日子过得舒心,时间好像很快,每天都差不多,一年好像一个月就过...

  • 故事 || 那些路(六)

    时代的变化她感受到了,但是不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她女儿,她一直按照自己要求来要求和教化女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 || 那些路(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pi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