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羡慕我们的生活,有人羡慕我们的铁饭碗,有人羡慕我们一身的绿军装,觉得光辉亮丽、荣耀万分,可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方知此路不易。
三年前,懵懂无知的高中毕业生,凭着对自己满腔的热血与对未来的憧憬,步入工大这所对自己而言尚神秘不已的地方。满怀着出人头地奋发向上的希望,奔向了洋溢着热血与青春气息的校园。颇有毛主席当年离乡闯荡所改之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壮志。
第一年,是血与泪的洗礼。兵之初,是每个军人不能磨灭的回忆。回想起来,很庆幸当时遇到了一名优秀的军旅引路人,马连长,一名真正令人钦佩的老革命军人。初入军营,是他,带领我们一百多个兄弟实现从地方青年向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的转变;是他,如严父般的教导与训斥促就了我们一百零五名钢铁硬汉的诞生;是他,如慈母般的苦口婆心,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组织的关怀。
那时的我们,血气方刚,年轻气盛,脸颊上的棱角尚未磨平。在灞桥,一日日加重的训练,枯燥乏味的一天生活,确实是我们日夜所吐槽的谈资。那会儿的生活却也规律,没有无休止的公差勤务,没有社会现实的压力,有的是我们纯粹的奋斗目标,不断的夯实着文化与军事的基础,为以后“万丈高楼平地起”奠定基础。
那时手机还是严格控制,周末才会有一段愉悦的使用时光。平时休闲,不是拿出听力耳机听会广播音乐看看书,便是到营区前的篮球场打会球,兄弟们乐在其中,怡然自得。营区的门窗陈旧,颇有历史感,到冬天时虽有暖气供应,一床被子也冻得瑟瑟发抖。但我们单纯快乐,正如一群祖国的有志青年,寒窗苦读,只为中华之崛起、中国之富强。
第二年、第三年,是雄鹰腾飞前的准备。正所谓“将飞者翼伏”,经过暑期基层实习以及来到本部后,发现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原先纯粹的观念悄然改变,原来自己所应学的,还有甚多。对自己的人生也不似当初那般迷茫,大概有了些许模糊的方向。原先单纯的学习训练已经不能满足,要发展特长,要充实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在心头萌生,开始小白的进阶之路,但也由于多方面原因罢,很多兴趣没有坚持下去,以致现在不算一事无成,但也仍在默默无名之辈中。
有时回头看去,走过的路曲曲折折,但好在并没有停下,求知的信念未失,求知的道路我也将会继续走下去,我相信厚积而薄发,璞玉会成玦。
对工大渐渐地熟悉,也享受到了这所洋溢着热血青春气息的校园充满的欢乐。大学的校园,是那般活泼可爱。白天,我们挥洒汗水,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夜晚,刹那安静,漆黑的夜里只有宿舍窗口的那点点灯光与挲挲的翻书声。训练学习,军校四年的主格调,仍在继续。
工大,培养了我们严谨自律的生活作风,扎实稳当、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永不饱和的求知欲。
工大,保护了我们单纯青涩的青春,免受社会习气的危害,得以逐渐成长。
工大,给予了我们一群可爱可亲的战友,一起同窗,一起扛枪。
我们的军校青春没有浪费,没有挥霍,纵然这几年吐槽不已,离去时也只会剩下万般不舍,只因这是母校啊!
一所只许我们骂,不与他人说的母校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