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了这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读了这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作者: 紫宇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7:29 被阅读49次

    你是否经常读完了一本书,脑海里却只是一片模糊,精彩的句子段落一点也不记得,更不要说其他的内容,感觉和没读一样,毫无收获。

    你是否经常羡慕别人读完了一本书,不但能抓住重点条理清晰的讲述书中内容,还能轻轻松松洋洋洒洒写下几千甚至几万字的读书笔记。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区别。

    我就属于不会读书的前者,常常一边读一边忘,读后脑海里完全是一团浆糊,什么都不记得。再次打开书一看,所有的内容又是那么的陌生,好像从来没有读过。

    面对这种情况,我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心里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已经很努力,为什么却没有任何收获?明明书看的很仔细,没有漏掉一字一句,为什么还会这样?难道是自己太笨了,记忆力不好?

    于是带着满腹的委屈和抱怨,开始找答案。直到看到了胡适的《怎样读书》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之所以读了那么多书,却毫无收获,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对读书方法。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作者在文中提到,读书的方法有两个:一、精读  二、博读

    精读有“四到”分别是1、眼到:个个字要认得。2、口到:遇到精彩的文章段落要背下来。3、心到:要懂得文章中字句的意思,有怀疑精神。4、手到:要动动手,标点分段、查参考书,做札记。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眼到这点基本上都能够做到。

    然而口到、心到、手到这三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不容易做到。我们看书常常只是漫无目的看。

    遇到有共鸣的句子和精彩的段落基本上只是多瞟几眼,或者是默默读几遍而已,并没有去认认真真努力的把它背下来。

    通常我们读书都是在被动参与读,并没有主动参与读,只是一味的跟着作者的思维走,没有去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我们的思维常常被其他突如其来的声音或者事情打断,然后久久不能静下心来。眼睛虽然盯着文字在看,思绪却早已飘得无影无踪,心里始终在想着别的事情。

    等回过神来,一看时间,已浪费了很多,于是慌了神,心里急着赶快把书看完,便走马观花看起来。

    完全没有进行一点点主观思考,更不要说持有怀疑精神。宋人张载说“读书要先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都只是在追求读书的数量,以完成我们一周读几本书的计划,因此不求读书的质量。

    当我们狼吞虎咽匆匆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心里还美滋滋的暗喜到:我又读完了一本书。然而却没有想到自己根本什么都没有学到,直到需要用的时候才意识到。

    因为我们平常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者是看来的,都只是在脑子里有点模糊而零碎的东西,还不属于我们。

    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归类整理,那么它们只能在我们脑海中停留片刻,将很快被忘记。只有当它们经过综合整理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后,才会被永久留在我们的脑中。

    所以口到、心到、手到对于读书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却一直浑然不知,简单的过目一遍书,就自鸣得意的标榜自己读了多少多少书,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的无地自容。

    博读。如果我们只读一类书,将会变得孤陋寡闻,很多书将不能读懂,因为知识需要融会贯通。所以唯有多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学识,做到触类旁通,读懂更多的书。

    但是世间的书,浩如烟海,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因此我们博读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

    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而有些又是要反复咀嚼消化”。

    若我们读任何书都相同对待,用同样的时间,那么我们将事倍功半。

    所以读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才能即节约了时间,又多读了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这么多年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s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