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从《精进》里看到的,一本很易读的书,很快就能读完。
写几点自己的思考:
“当我开始能够阅读故事和诗歌的时候,我的人生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书籍成了给予我温暖的避难所”,“妈妈很快就发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悄悄为我创造了很多与书相处的时机”,“阅读是会让人上瘾的。我可以如痴如狂地在阅读中度过整个夏天,几天就能读完一堆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我在床底下藏了一个小灯,当大家都入睡后,我则继续阅读”,“直到今天,每当天气预报说周末会下雨的时候,我就会偷偷地计划着,要在卧室里点上壁炉,蜷缩在那里,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读书”。想到自己从小并没有那么爱读书且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直到大学毕业才真正开始读书,一切都不算晚吧,毕竟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更让人羡慕的是作者有一个及时发现自己的爱好并给予满足的伟大妈妈。
“有一次,父母带我去美国林肯中心观看纽约芭蕾舞团表演的《胡桃夹子》······时至今日,只要这段音乐响起,我的心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跳动。回顾当时那一瞬间的感受,期待、焦虑和渴望交集,那是一种知道自己正在错过某种宝贵的东西,既焦虑又急切渴望的感觉”。不断去尝试新的东西,说不定就遇到了真爱。
“作为一个青少年,我珍爱的芭蕾舞训练——我曾经唯一真正想做的事情,却要被迫要放弃。我曾为此激烈的痛苦,将自己蒙蔽在了这失去的愤怒和悲伤中。我一直都不愿意直面它,也不肯与这痛苦和解。于是,我变得怯弱,不愿意去尝试新的冒险。那种为了取得优异的表现而付出艰苦的努力,付出时间和辛苦去争取更高的成就的过程,让我觉得危险,因为我曾经拥有过,但最终失去了,完全无力控制”。读到这段时,很是理解作者的心情,当自己做自己爱好的事,并为之努力并做的很好后,最终却得不到,肯定会失落消极,备受打击。好在后来作者找到了打开心锁的钥匙。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自己的钥匙呢?读书吧,说不定就会碰上和你一样困惑的过来人,为你解惑,给你解忧。
“寻找你热爱的工作;像玩耍一样对待工作;永远要尝试新鲜事物并敢于冒险;常常用休息和小憩来奖励自己;培养真挚的友谊并努力维持;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和制作事物中,无论事情大小;指导别人,并虚心接受指导;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学习;时刻保持乐趣”。这句话算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吧。全书都在表达这个意思。对于寻找你热爱的工作,想起了前些天陈冠希的演讲里说到的 "If you find a job that you love you really don't have to work anymore."
“由于我的职业和生活的核心涉及阅读,因此我喜欢分清楚哪些是为了工作而读的书,哪些是为了纯粹享受而读的书——当然了,两者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交集。即使是今天,有时候我还是会强迫自己实施一条准则,那就是我只读为了享受、愉快而读的书,如果有可能,绝对不要涉及工作”。想想自己,又有多少书是真正为了自己而读?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如果我的孩子只对电影或踢球感到激动怎么办?那也是爱好。我觉得,孩子有什么样的爱好,远不如爱好本身重要。这是否就意味着,这些孩子将来必定要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或者是专业球手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是这份充满热情的努力经历会成为他们人生的样板,使得他们将来更易于培养一些可以实现自我的秉性和能力的潜质”。 嗯,远不如爱好本身重要。就像真正的大学,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如果我完成了目标,即便这一天还剩余一些时间,足够用来超额完成任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就此打住。因为这时候就意味着,我完成了任务,该给自己一些奖励了”,“我们不应该随意地增加工作量,以至于最后工作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每一次实现目标,都需要给自己一些明确的奖励。有时候我甚至会送自己一束美丽的鲜花”。不要让自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村上春树也用这样的方法,见贤思齐吧!试试奖励机制。
“我希望年轻人们能够有机会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思想、活动、爱好与创意,那些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的事情”。很羡慕那些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事情的人,想到了乔布斯著名演讲里的 “Keep Looking,Don’t Settle.”,嗯, 用尽一生一世去寻找,去做到。
“经常写作,但不要对写作有过高的期待。即使在你对自己要表达的主题还没有全部搞清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写作。在你还不完全确定时,就可以打草稿。之后,随着了解的深入,再将之前写的东西全部推翻重写。写作,研究,阅读,重写,重复”。值得借鉴。
“当一个人想要在某件事上成就卓越时,根本没有捷径可循,他必须要在这件事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不懈。不管是再学术方面、科学方面、艺术方面的事情,还是育儿方面,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要想将一件事做到最高标准,就必须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你最好选择那些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付诸努力)”,“万物皆由基础所致,获得与保持都需要付出很多,每一步都不能略过"。夯实的基础 + 有用功时间 + 刻意练习。
“我父母常对我说,要是我们当初依然留在韩国,我在韩国的教育系统中就不太可能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我的特殊品质和优点,我的思考方式,以及我觉得重要的东西,这些在韩国的学术世界里都不会得到赞赏。我年少时糟糕的学习习惯,差劲的死记硬背能力,喜欢质疑的毛病,容易分心而且兴趣广泛,一到考试时表现就总是乏善可陈,如果在韩国社会里成长,可能我早就已经完蛋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这样呢?一考定终身,是不是反人性呢?自己为自己制定教育制度吧,不论你是现在制度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终生学习,成就自己。就算世俗给我们带上枷锁,心仍自由。
“我很幸运,在我成长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和喜爱的兴趣“ 好的家庭很重要,生而为人要保持爱与好奇心。
“对一个人不太了解的事情,最好保持尊重式的沉默”。 想到了最近看到的“真知识与司机的知识”,真知识者敢于骄傲的说自己不知道。
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成功是有诸多条件的。珍妮·苏克也不例外,有位伟大的母亲,富足的家庭,开放的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
书中提到的书:
- 《俄狄浦斯王》
- 《弗兰肯斯坦》
- 《简爱》
- 《螺丝在拧紧》
- 《呼啸山庄》
- 《傲慢与偏见》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追忆似水年华》
书中提到人物: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荷马
- 玛丽·雪莱
- 勃朗特三姐妹
- 索福克勒斯
- 简·奥斯汀
- 威廉·巴特勒·叶芝
- 埃米莉·狄更生
- 华莱士·史蒂文斯
- 西尔维娅·普拉斯
- 约翰·阿什贝利
书中提到的乐曲:
- 巴赫的《前奏曲》和《a 小调赋格曲》
-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
- 肖邦的 《A 大调练习曲》
- 德彪西的《雨中的花园》
书中提到的芭蕾经典节目:
- 《天鹅湖》
- 《吉赛尔》
- 《堂吉诃德》
- 《舞姬》
- 《罗密欧与朱丽叶》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395/33464fef9e47d45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