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琵琶行》

作者: 秦捍糖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22:38 被阅读0次

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唐诗无疑是李白的《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飒踏取如流星”,念起这些诗句便当真是意气素豪生了。但后来在江湖中很多个雨夜里,想到的都是白居易这首《琵琶行》,那个弹琵琶的风尘女子,那个听琵琶的落魄官员。

一曲弹毕,她整顿衣裳庄重面容,在起身时于绝世风尘之中露出些许风雅,说自己本是良人家的好女子,先父是某某朝某某年进士,向居蛤蟆陵下。说话的时候声调哀婉清丽,眼眸明亮。

然某某年因某事而全家获罪,于是她也进入了教坊司,十三岁那年琵琶学成,技业无双,亦且容颜美艳。于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候开始了,在之后的很多年她总是靠着追忆那段曾经宛如梦幻的时光而度过漫漫长夜。但若是要仔细想当时是否真正快乐却也说不上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那是何等的放纵而又舒适,众星拱月的感觉很令人沉醉。于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在年复一年的欢声笑语中,青春悄悄流走了。

时局震荡,姐妹们入了军营,阿姨也死去。一次次的玉兔东升一次次的金乌西坠,好看的容颜随着岁月一去不回,门前冷落,再无人为她而来。从此嫁给了一个商人,但是商人看重利益而不将分别放在心上,前月去了浮梁买茶。每日里在江口上孤零零地守着一只空船,能够见到的只是凄寒月色下冷清的江水。午夜梦回时想起年少时的种种欢乐情景,不觉痛彻心扉泪水溅落如雨。

她的一生何以如此?令人扼腕叹息之余也是值人深思啊。人生的黄昏取决于黎明,年少时犯了哪些错误,又是否可以避免。当然有个历史学者说过“能够发生且唯一确定必然会发生的时候,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有很多东西是逃不掉避不开挣不脱的,但是天行健啊。

在一开始,是没得选择的,到后来技业已成,又正值年少鼎盛时,是否可能早思退路呢?好像也就那样啊,红拂可以夜奔,那是因为红拂只是一个侍女。而其他风尘女子中如杜十娘者,辛苦经营积攒下很多金银珠宝,不管不顾地跟着那个秀才走,结果沉完百宝箱后自沉了。还有一个似乎是九尾龟里的花魁,最后是嫁给了一个卖油饼还是卖啥的小货郎,过上一些平安顺遂的小日子。微信公众号来写就是《她在赚大钱的时候不懂理财,后来竟然……》之类的了。其实每个人都很难超脱吧,超脱环境所赋予的形象,从其中生长出来真正的自我,而这需要有大量的见知以及坚定的信念。

她的一生,都停留在十三岁的那个夜晚,那天她技业已成,抱着琵琶上台,心中忐忑不安。当她闭上眼睛开始弹奏时,四周渐渐变得安静,当她弹奏完毕后,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她忐忑的心情终于舒缓下来,然后听到了无数人的声音,都在呼喊着她的名字,有人为她斟上美酒,有人为她献上鲜花,金叶子在空中漂荡。她停留在那个世界里很久很久,所以后来她的丈夫要去买茶做生意的时候,她评价说“商人重利”,于是大天朝数千万留守儿童以及其父母都望着她,弱小可怜又无助。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关文章

  • 再读琵琶2

    少年初读琵琶行, 痴笑苏翁成泪人。 如今再品琵琶行, 已是琵琶行中人。

  • 2018-01-30琵琶行

    再读《琵琶行》感觉自己当年读书是蒙着心读的。罚抄一遍。 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唐代)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读《琵琶行》有感 摘要:《琵琶行》是白居易在我国文学史上评价很高的诗歌之一,抒发...

  • 读《琵琶行》

    《琵琶行》和《长恨歌》都是白居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首诗传诵海内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琵琶行》诗很长(8...

  • 读《琵琶行》

    《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不多见的能成功描摹音乐感人效果的诗篇之一,唐宪宗元和十年秋,白居易因"...

  • 读《琵琶行》

    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唐诗无疑是李白的《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飒踏取如流星”,念起这些诗句便当真是意气素豪生了。但后来...

  • 读琵琶行

    曲终客散红颜漠, 月冷风清夜水寒。 梦醒惊闻秋雨至, 浮云易散月难圆。

  • 读《琵琶行》有感

    浔阳江畔秋意冷,荻花轻落月光寒。 飘零歌女情切切,沦落诗人泪涟涟。 酒不醉人人醉曲,曲不伤人人伤言。 共弹琵琶悲凉...

  • 读《琵琶行》有感

    经年绡浸琵琶声, 浮浪欢场女衰容。 琵琶应谢知音意, 长衫浔阳悲秋风。

  • 读《琵琶行》有感

    少年读时当无事, 今再读时哽难平。 纷繁往事皆荡起, 袖如商女红乌裙。 (举杯邀月话知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琵琶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tm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