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请离开吧!
会想到看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多因素集合推动而成的结果。
最近刚好正在看有关计算机的课程,今天的课程又刚好讲到艾伦·图灵,还提到了卷福曾经饰演过图灵的角色。
哎呀,真的是正中红心,是夏洛克哎!
《神探夏洛克》真的是我第一部完整看下来的欧美剧集,真的是好喜欢卷福的!
OK,言归正传。
准确来说,电影描述了三个时期的艾伦·图灵,我们先不去探索它的真实性,只针对电影中已经呈现出来的那个人物与时代,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电影将因果关系描述得很到位。
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孤僻天才理所当然的艰难之路。让我们相信,或者说,让我们感觉到心理平衡:哦,原来天才是这么的不容易,那我当个普通人还是挺不错的。
少年时代的艾伦,因为太过独特(太聪明),而遭到了几乎所有同学的孤立欺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同学把小艾伦封闭在教室的木板下面,就像是活活把人钉在棺材里一样。
一开始,小艾伦在“棺材”里挣扎,后来当小艾伦明白那些施暴者只是想要看他挣扎求饶,以求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时,他就不再配合了。
他满脸尘土、安安静静地躺在“棺材”里,然而那些施暴者却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图灵,别这么玩不起好吗?”
然后,施暴者们得不到心理的满足感,瞬觉无趣,就咒骂着离去了,也不放他出来。
然而,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可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愿意伸出善良之手,给你最需要的肯定和温暖。
克里斯托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理解艾伦的独特,给予艾伦最大的肯定。在电影中,就连影响了艾伦一生的密码学,也是因为克里斯托夫的鼓励:“我有种预感,你会非常擅长这个的。”
可是不知道电影是约定俗成的,还是天才就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当他还没来得及送出那封加密的“I LOVE YOU”信件时,就得到了对方已经死去的消息。
艾伦倔强的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呢?”校长回答:“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所以你有权利知道。”
“不,我们没那么熟。”小艾伦否认道,仿佛否认了两人的友情,就可以不用承受失去对方的痛苦一样。
可是无论如何,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是要活下去,不管他内心有多么的痛苦与寂寞。
接下来就是二战期间那个“傲慢”的艾伦,从一开始的不会考虑他人,到最终在“女友”的帮助下,获得同事的一致力挺,他还是他,只不过学会了对身边人温柔。
我始终觉得这种成长是必需的,每个人至少都要学会最基本的换位思考,不过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只能从要求自身做起了。
他给自己花费所有心力造出的机器起名“克里斯托夫”,就像那个人从未离去一样。
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对初恋的执念。
就像最后,他为了陪伴“克里斯托夫”选择“药物治疗”自己的“同性恋症”。
影片最后,艾伦拖着病体一步步走向“克里斯托夫”,对“女友”说道:“我不是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克里斯托夫越来越聪明了,若是我不选择药物治疗,他们就会把它从我身边夺走……”
这就是寄情于物,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造出一个像真人克里斯托夫一样的智能机器人,希望克里斯托夫能以另一种方式复活呢?
可人类在死亡面前是那样的无助与渺小。
“我不想孤零零一个人。”
最终,艾伦终于承认,他并非不需要温暖,只是最想要的温暖已经不再,所以他以为别人的他就可以不在乎。
甚至像他这样的人,也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呵,那到底要做到什么样,才敢说自己问心无愧呢!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自身的价值所在,殊不知,并不一定需要别人来肯定,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认可自己的付出与收获。
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可谁说你认为的圆满就是艾伦想要的圆满呢?
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要拿我们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
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战斗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今何在《悟空传》
我宁愿相信,至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艾伦是释怀的。
因为他战斗过,也爱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