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早睡。
昨晚本来是12点上床,结果睡前想放松一下,刷刷手机,一小时就过去了,真可惜!
刷手机放松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看短视频,二是逛购物网站。
深恶这两者的耗时间,所以定了两个措施来控制:
一是在手机应用上设置浏览时间,记得是设定在30分钟。但有时候会无视它的提示。可见人的惰性有多么强大。
二是规定只能逢7购物,即每月7、17、27日三天购物,只买必需品,且不能超过7件。这个规定对于降低购买欲很有用,但有时候还是不能控制我逛购物网站的冲动。
购物网站刚出来的时候有句广告语写得很好:没人上街,不一定没人逛街。
我逛购物网站的时候就像穷孩子看橱窗的心理:我不买,看看还不行吗?
但时间浪费了,且浪费掉的时间还换不回一条裙子,所以不是白看,是看了有损失呢。
现在习惯于时间折叠,比如跑步的时候听书,上网课的时候处理文档,所谓“多线程处理”,听上去好像很现代化,其实暴露的是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开会或跟人聊天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
注意力不集中是大脑处理器的低级表现:大多数动物的眼睛都长在两侧,是为了有更好的视线,可以360度看到周围环境,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人类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位于头部正前方,就是为了能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类唯一能支配的能量和资源。时间不是。注意力是对时间的使用。
“注意力经济”提出很久了,现在商家争夺的是用户的时间,而“全民总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争夺的是眼球,是注意力。
每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人完全不能集中,有的人可以长时间集中。成年人一般而言是几个小时。幼小的孩子一次集中时间是15分钟。上学后是40分钟左右。所以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是“专注力”。
所以,虽然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人能拥有更多时间。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就是所谓心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无旁骛,时间飞逝而全无察觉,这种状态当然是最好的,但不一定每天都能实现。
对于不一定有兴趣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事,我的处理方式是30分钟轮换工作内容,这样有利于心理建设和提高效率。
回到睡前注意力的管理问题。所谓睡前放松,其实是注意力已经涣散,而大脑还相对兴奋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研究关于“蓝光”对大脑的影响,如抑制褪黑素的产生,导致失眠等等,所以不少针对失眠的建议都是卧室不要放电子产品,可以安排一本轻松的读物来代替刷手机。
当日事当日毕。抛开养生学关于各个脏器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不说,超过12点便是另外一天,一定要在12点前入睡,才算真正结束这一天。
不然,灰姑娘的南瓜车也不会过了12点就变回原形,就是说神仙也没办法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