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来的路上,郭大年坐在车里想了很多,在短短的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就发现不少问题。
营业网点少,老百姓对服务不满意;管理松散,职工的服务意识太差,就这样的管理水平怎么能取得优秀的业绩呢?
回去后不久,他组织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让大家汇报一下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在最后的总结性发言中,他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要密切配合,精细管理,争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无论到什么时候,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关键要素。
几个月后,公司进行人事变动,本来中层干部工作调整是很正常的事,但一些干部和职工却乐于谈论此事。
由副职提拔为正职,说明领导重用,平调说明还需努力,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每次干部调整,干部们都要在背后议论一番,是不是谁的关系硬,还是确实有水平。
而职工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万一新来的领导是以前的同事呢?可能自己会得到一些照顾,毕竟中层干部都是从公司内部提拔的,如果和新来的领导熟悉,还能捞到些实惠。
以前这种事例也不少,某领导来到一家基层单位,由于之前比较熟,把一个工人火速提拔为班长或管理人员,是很平常的事,毕竟谁也不甘心一辈子只做普通工人,老刘就是前些年用这种方式提拔为所长的。
安排哪个领导去新兴分局,郭局长拿着干部花名册想了好久,新兴分局位于市中心,是公司的门面,每年有很多兄弟单位来学习交流,如果各项指标搞不上去,都不好意思领过去。经过与班子几位领导共同研究,他们选定了徐斌。
徐斌,34岁,这次由副科级干部提职为正科级干部,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在副职的岗位他只干了三年而已,提拔得太快了,大家纷纷猜测徐斌的后台是谁?
其实,徐斌是农村娃,没有什么人脉。他大专毕业后,分配在基层分局工作,从工人做起,当过班长,后来竞聘为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出色,提拔为副局长。
他工作作风稳健,为人处事得体,提职后,在一家分公司任副局长,工作业绩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为人谦和,有群众基础,在职工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让他过去挑重担,也是对他各方面能力的考验,此次人事变动,他与王峰副局长搭班子,两人年纪相仿,王副局长是平调,他军人出身,执行力强,工作有方法,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徐斌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新兴分局人员复杂,不好管理,如果搞得好,领导同志们满意,搞得不好,自己会前途尽毁,但搞得好又谈何容易呢?
他忘不了郭局长找他谈话时,对他说的那句话:“不要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你的信任。”
一想到这句话,让徐斌顿时感到压力与挑战并存,他暗下决心,不管怎样,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