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个经典的案例大概是说:司机在驾车过程中(还有个人坐在副驾),前方有颗树,树后就是悬崖,为了能使车停住,不至于两个人都坠崖而死,司机必须撞上树才能有效制动,那么问题来了,方向往哪边打?往左打副驾的人必死,往右打司机本人必死……这时,你的本能可能救你一命也可能直接杀了你。
我们看过很多的最美司机,比如:吴斌,他甚至在被击中后,还能把客车平稳的开到路边停好。这是本能吗?还是理性战胜了本能?
好好好,前文所述毕竟是低概率事件,我们来说点实际的,说点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也许你的本能正在伤害你……
放下你的手机吧,其实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社交和信息摄入
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来说无疑很重要,比如狮群在捕猎时并不是虚头巴脑瞎捕一通,而是根据之前捕猎所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这次捕猎所要捕获的猎物,可能这次的猎物是老弱病残的,甚至有的猎物隐藏在草丛后,也能有效实施捕猎,这就是信息的功劳。如果根据以往积累的信息无法判断某一次的捕猎活动,也许狮群就会重新选择对象了,因为以往的信息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参考,狮群们怕了。
人类也是如此,我们同样需要信息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为什么你对未知事物会产生恐惧、为什么你总是很不情愿去尝试新的解决策略、为什么你总是惯性的以为ta可能喜欢你……因为你怕了。这就不难解释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空间或者环境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环视一周,我们本能的需要很多信息来判断周围是否安全。
所以,当你看到那个“小红点”或者数字时,总是不自觉的点一下,即使那些信息跟你毫无关系。反过来想,不去获取这些信息,你也是安全的,不是吗?
别再拖延了,因为那是懦夫的表现
种一棵树最好是什么时候?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也许十年前你就有计划植树了,但现在都还在拖……今天下雨了,明天吧;上了一周班,周末我只想睡,下周再说吧;时间还多,到时候再说。诸如这样的对话或者内心独白,哇……好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是你的自我防御本能在作祟。往往被你拖延的计划基本具有两个特点:1.这个计划难度大。2.这个计划具有周期性。当你先把其他简单任务完成时,身体能量已经消耗很多了,你正准备要实施难度大的计划时,意味着会消耗多于前面工作任务的能量,此时大脑会给出一个自我保护应激策略,会告诉你该休息了,而你本能习惯的接受了,仔细想想这是“虚假疲劳”。放下任务,拿起手机或者酒杯就能满血复活。
而第二个问题,周期性活动意味着可能需要培养一个习惯。比如大学考前突击,学习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可以说它是习惯的过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高中以前学的知识你现在都能回忆起来,而大学阶段的知识,现在你又能记得多少呢。因为你在放弃你的习惯。所以,不妨从现在就开始“种树”,我想一定会有收获。
世界对你根本没什么恶意,你需要的只是足够的休息
你易怒吗?包括驾车的时候。对新事物缺乏热情?周末只想宅家?上一次晚上12点前睡觉是什么时候?
你的爱车尚且需要保养休息,更何况你自己呢,我们一直处于工作或者亢奋状态,势必提前报废。为了减小这种可能性,我们的大脑一直在保护着我们,对我们的反馈就是睡眠、遗忘、逃避。
当我们保持清醒时,大脑会产生β-淀粉样蛋白,这种蛋白在睡眠的时候会有效的降低,而不会沉积在体内。诸如老年痴呆症、坏情绪、神经病变基本是由于这种蛋白造成的,可以看做一种神经毒性沉积导致的。
我曾经试图改变睡觉玩手机的习惯,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最终我睡前把手机放到了父母卧室,才最终改掉了这个坏习惯。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早睡,本能的一躺下就刷微博,很长一段时间情绪波动很大,白天头会痛。不过现在好多了,我想这是摒弃一些坏习惯带给我的。早点睡吧,你会爱上早睡的。
现在的我们脚步比祖先快了太多,生存环境也好太多,互联网+的时代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便利,创造出很多的“舒适区”,刷朋友圈,爽吧。享受安逸,爽吧。躺着玩电话,爽吧。我想是不是现在应该慢慢的走出这些舒适区,看看外面不一样的风景。相信我,你会有收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