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父母说自己非常尊重孩子的选择,想让孩子学什么都是再三确认,只有当孩子说想学时才学的,但是即便这样还是不能长久,没多久孩子就又不学了。很多父母会觉得是孩子做事没有意志力,做什么都不能坚持,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父母对如何才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存在误区。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以下沟通中,父母不知不觉中踩的两个坑。
1,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我和你爸爸协商好了,想让你学一样乐器。一来可以有个陶冶情操的乐趣,二来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当然这也需要问问你是不是想学乐器?”
很多父母把这样的沟通称为征求孩子的意愿,其实根本不是。
“我和你爸爸协商好了,想让你学一样乐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让你学乐器已经是协商后的结论,是一件已经确认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想让你学乐器。
“一来可以有个陶冶情操的乐趣,二来也算有一技之长。”这句话父母已经为学乐器找好了理由,通常父母准备好的理由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孩子说不,代表要否定父母找的理由,也说是要否定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这有多难!
“当然这也需要问问你是不是想学乐器?”这句看起来像是问孩子自己的想法,但是此时孩子还有选择吗?父母已经决定的事情,理由也已经找好了,除非与父母对抗性非常强,或是非常有主见的孩子,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说“不”,否则只有顺从。
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又何谈选择、何谈尊重呢?很多孩子觉得父母说一套做一套,说我可以这样那样,但其实是不可以的,而父母们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也觉得很委屈。
父母在征求孩子意愿的时候,需要觉察自己是否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1)更为开放的询问方式。
“你是否有想过学一门乐器?如果你有想学的乐器,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定支持你。”
2)接受孩子可以说不。
很多父母是给孩子选择了,也用了更为开放的询问方式,但是当孩子说不的时候,会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的说服孩子,其实就是不能接受孩子说不。接下来孩子要么坚持对抗与父母起更大的冲突,要么假意顺从。
2,父母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孩子。
“这是你自己选的,你说你喜欢的,我们才让你学的,没人逼你。为什么每天练琴这么不情愿,能拖则拖,能少练一会儿就少练一会儿?如果你不想好好练,我们就不要学了。”
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而这个好的标准是父母的。孩子可能只想会,只想参与一下,只想一般般,不想达到父母要求的好。父母是否可以接受孩子选择这样的标准?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会产生一个担心:“如果就这样放任孩子,他们会不会一直不思进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是什么让孩子有责任感,知道去努力,去进取,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孩子的责任感建立在他们拥有的自由和自主的体验上。当他们有了自由和自主权力,可以对自己的行为给出自己的解释时,相当于他们需要去思考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后果、如何应对......这个过程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过程。
“这种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体验,就是自由的体验。”——托马斯·H·奥格登
孩子学会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前提是父母先放手,而父母会担心放手后孩子不按希望的发展,因为之前就没有按希望发展过,于是父母更不愿意放手,总想着什么时候孩子做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再放手。
父母的焦虑来自对未知、不确定和失控的恐惧,这是父母需要自我成长的部分,而应该让孩子替父母去承担。
“这是你自己选的,你说你喜欢的,我们才让你学的,没人逼你。为什么每天练琴这么不情愿,能拖则拖,能少练一会儿就少练一会儿?如果你不想好好练,我们就不要学了。”
这句话里还隐藏了一个认知。父母有一个想象中好孩子的样子,希望孩子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没有。面对孩子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面对自己的失望,当“如果你不想好好练,我们就不要学了”被说出时,父母相当于在说:“如果做不到我想的,我就不要了。”
对,非黑即白。父母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在示范,如果没有达到我的理想型,那我宁可不要了。这样的认知会让孩子很难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不敢试错,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件阻力很大的事情,只能做到理想状态,否则都不重要。
在这点上,父母需要有容忍和接纳缺失、不完美、有局限性的能力,我们的孩子才能更有力量去面对学习进程中的困难。当父母可以接纳这些时,在孩子处于这些状态下,才能承载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有力量去尝试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中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形式上问一句,而是需要父母先克服自身因未知、不确定和失控产生的焦虑,允许孩子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存在;需要父母在告诉孩子肯定不能做的底线和原则时,可以区分哪些是自己的焦虑,哪些是底线和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