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幸在河南博物院听了一场重量级的讲座。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现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导师为观众做了《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报告。内容丰富详实,耳目一新。讲解风趣生动,引人入胜。让人重新认识到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全新技术,也为我们打开了五彩斑斓的文化殿堂的一扇大门!

单院长讲解了我国整体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的现状。很多知识信息让人首次听闻,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这对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其实是不利的。中国却通过与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合作,用吉国的指标申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遗产名录。芒康盐井古时为纳西族与羌族的兵家必争之地,格萨尔王传都有记载。一度险被地方政府做水利开发。文化遗产工作者的介入,不仅的保护了一处历史遗迹,更成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重要符号。

通过讲解得知,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其实是一份有今天没明天的“高危职业”,有着重大的安全责任。前几任院长的离职不是因为失火,就是因为盗贼进入,都未能善始善终。单院长光荣离职,全身而退,实属不易。

单院长并非一个保守之人,之前的管理者担心出事故,只能是缩小故宫的开放区域,为了安全,把安检“麻烦”转移到游客身上。

单院长在任期间,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通过细致与艰辛的努力,故宫的开放区域由30%扩大到80%,很多游览区域的游览通道与安检通道更加的宽阔与整洁了。超凡的勇气 ,开放的胸襟,以及对游客的人文关怀之情使得故宫在600岁生日到来之际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潮流。
堆在库房里的文物,杂草横生的宫殿,沉珂旧疾的房间,在单院长任内都得到全面整理修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每一处展馆都琳琅满目,每一座宫殿都人文渊薮。如今的故宫绿草蓝天,红墙黄瓦,美不胜收。雪中故宫,与故宫红月一度成为微博热搜。每每看到一幅幅故宫修葺前后的对比照,观众席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兢兢业业,勇敢创新的故宫人。

钟表专家王津,让百年前的西洋钟表能够重新精准计时,鸟儿重新鸣叫,泉水再度流淌,活灵活现的时间刻度,让人仿佛穿越到过去的时光,与当时的皇帝妃子同赏奇景。这就是文物的一眼千年的力量,这就是文物修缮者拯救时光的奇迹。王津也因此获得了美国电影白金贡献奖,很多电影人都难获此殊荣。
近些年的故宫文化创新,一次次引人瞩目。《上新了故宫》热播。《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超过《琅琊榜》《舌尖上的中国》,吸引数以万计大学毕业生到故宫求职。我们工行也与故宫深度合作,前期推出的“故宫过大年”存单,“故宫信用卡”广受欢迎。
故宫文化的绵长悠久与博大精深让其获得多项世界之最。虚怀若谷的单院长却认为,世界之最不是最重要的,把故宫文化传承下去才是最重要。2020年故宫600岁,单院长把壮美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期待接过接力棒的传承者们把这份工作做的更好。也期待我们有着数千年的中原文明也能向故宫学习,让禁宫里的文物,典籍里的文字,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以文培元,以文化人,造福子孙,真正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