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最根本的武器
人类学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马林诺斯基(费孝通的老师)正在太平洋的新几内亚研究当地土著的时候,他跟混熟了的一名食人族说:“你知道吗?我们那里现在正打仗么,每天都特么得死上好几万人!” 食人族说:“天啊!那你们杀这么多人,每天吃得了这些人肉吗?” 马林诺斯基说:“不不不,不是不是,我们那里不兴吃人。” 听到这里食人族的朋友惊呆了:“不吃人肉?那你们杀这么多人干嘛啊?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野蛮呢?以后我们还是不要做朋友了!”
看了这段,会有什么认知?
不同文化、不同种群对同一事物认知不一样,躬身入局到原始人中,这种认知完全正确,我们所认为的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
我思考了下面几点:
1、你认为落后的、野蛮的,其实从另一方面看自己才是野蛮的。
2.文明更多是工具的先进,如科技也是一种工具。人身体本身还是生物性的,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可能也是生物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3、文化的差异性永远存在。群体永远有差异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群体中和文化中。群体间甚至是割裂的,互联网可能加大这种差异和割裂。
4、韦伯也说过,祛魅。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让人有安慰,我理解也是让人感到一种确定性,天有神管,地有神管,下雨也有神管。确定性带给人心理的确定和安慰。而现代人打破了这种确定性,所以焦虑、不确定等是现代人不可消除的心理。
5、原始人没有富人、没有极权、没有压迫、没有失业、没有未婚者。 他们每天能够幸福地生活,随着自然的节序工作,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相互交流与彼此体认,生活从而充满了意义感,他们可能更幸福。那么所谓文明应该是吃和住等物资条件更好一些,而随着自然的节序幸福生活等不应该改变,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却把这些丢失了,这是不是可以说,现代人在文明的过程丢失了初心?
6、我觉得这对我们自己也可以反思,所谓少吃多动、自律,就是回归一点原始生活方式,吃的简单点,多运动,不让吃成为了疾病的元凶。也再反思一下,幸福到底是什么?至少心灵的宁静这一点不能缺失吧。
7、不要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知识、权力,不要认为自己一定比别人高贵。减少冲突很关键一点,试着理解别人。
8、当所有现代社会的机能失效的时候,原始人的解决方案是最有效的。这是不是另外一种第一性原理,原点、初心、溯源。我们不知不觉走的远了,有时要重新回到原点,重新找到原点。
9、明白了这些原初的东西,你不是觉得炫耀名车、包包,沉浸在纯粹物质生活的人时,你是不是会多了点可笑,一点看透的感觉?
10、我认为既是一种偏见,也是认识、认知、观念的不同。每个群体、民族,每个现代人、原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立场、观念、价值观,要理解他们有时需要躬身入局或设身处地,做不到这一点,可能就要多份理解或者包容。
11、再引申,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理解不了,试着包容,包容不了,试着尊重,从而共存。另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不活在别人的眼睛里、目光里,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无关乎别人怎么看。只要自信,保持一份内心的从容。
12、有时我们也可以从车水马龙、焦虑无比的现代社会,像《瓦尔登湖》作者一样回到原始状态,摆脱人间喧闹,回归原始的生活,寻找一份宁静。我理解是回归到原点生活一段时间。
13、西方人讲个体意识,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首先个体是有边界的,把每个个体视作不同的,甚至可能认知、价值不同,哪不是很容易冲突吗?有些可能是因为有共同的价值,有些可能就要多份包容、理解、尊重。未来社会一定更加多元化,群体差异、裂缝会更大,潜在易发冲突更多。心理学中提倡人和人之间要有边界,哪怕亲人之间也要有边界,没有边界就容易产生道德绑架。
14、所以,我们要增加自己认知的博大,你才能变得心胸、格局变大,我们要增加自己空间认知的博大,从星球上来自己,我们也要增加自己时间纬度的博大,你会有内心自在的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