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解红楼书评(16)

拆解红楼书评(16)

作者: 依依春草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19:33 被阅读0次

因为过早接触了父亲去世后的人情冷暖,宝钗对于社会弱肉强食的污浊面有了片面的理解,但囿于家族环境和自身年纪阅历的限制,她又无法利用儒家理论完全对抗生活的残酷,也无法将所有事都处理得圆融无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毕竟单纯的少女生活,让宝钗得以秉持内心的清高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所以她一直珍重芳姿、温柔平和。在贾府的庇佑下,诗酒趁年华依旧是她闺阁生活的主旋律。她还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真正高标的人情世故。

螃蟹宴是宝钗借史湘云之手,用低廉的小宴成本哄贾母高兴,换取大家的交口称赞的手段。但是也不可否认,原本应该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却导致单纯的诗社附加了较高的活动经费,背离了文学交流的初心。同时也暴露了史家的经济状况,戳痛了贾母的心。以至于宝钗的曲意“取巧”最后没能讨好任何人。

宝钗的懂事和温柔,也让她做了不少越俎代庖并让人误解的事。她为了宽慰怀愧的王夫人,说金钏儿是贪玩失足落井的,即便不是如此,也是个糊涂人。听到留下柳湘莲跟着疯癫道人弃俗出家,宝钗不动于衷,还挂记着发放家中伙计的工钱。在面对薛蟠妻妾矛盾时,宝钗否决母亲要卖人的想法,自己出面救下香菱。

这三件事其实都是“女代母职”越位,宝钗将自己视为了家中的主人,她认为在母亲软弱无力的时候,有必要代替她处理一些人情往来及家庭纠纷。

她的发心是好的,为了减轻王夫人的负罪感,潦草评价金钏儿。为了让薛姨妈不再为柳湘莲伤心而转移话题。为了救下香菱,主动介入到哥哥的婚姻生活中。

但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处理这些事情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她以超越年纪和身份的立场,去理解生死、婚姻、人情的复杂问题,给人留下的就是一个多管闲事又冷漠无情的印象。

在探春决心在大观园兴利除弊的时候,宝钗主张探春放弃利益,施惠下仆。却没有考虑到勋贵家族与皇商家族在经济来源和奴隶人身依附关系上的区别。

薛家的家仆都是雇佣关系,报酬越丰厚,雇工越会对主家忠诚,所以宝钗在自家识大体施小惠的做法是行得通的。而在贾府,数千奴仆与贾府是人身依附关系,只要主人不放奴籍,他们就有义务子子孙孙终生为贾府服务。

所以贾府奴仆得到的权限越大,越容易中饱私囊;报酬越高,越容易滋生贪婪之心,就更易因为经济条件提高了,而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奴大欺主的恶性局面。

这说明宝钗博学多闻的认知也是有盲区的,所以她的意见既不能帮助贾府解决经济困境,也不利于贾府上下团结一致,反而导致了主仆离心,仆人之间为了利益互相倾轧。

拆解:宝钗的懂事超越她的年龄,她并不能游刃有余高超处理人情世故,导致她的一些做法被人误解,比如帮史湘云的螃蟹宴,戳痛了贾母的心;金钏跳井,她为了安慰王夫人说的话,被人误解是无情,探春管家时的改革,她施小惠并没有考虑到贾府的实际情况,导致效果并不好。

她本是淡泊名利,生活极简,不慕虚荣的人,但为了家族,不得不积极参与贾府事务,向王夫人及众人力证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得到贤良淑德的美名。

事实上,她内心博爱厚生的儒家价值观与乐于助人的行为是一致的,只是囿于社会经验不足,行动结果与初衷相背离的情况时常存在。这既是人情复杂,士商阶层认知事物不同的必然,也是儒家理想在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难以实现的必然。

宝钗还有一个让人诟病的“取巧”习惯,那就是爱以顺应时代的醒世良言劝诱众人。无论是劝宝玉专心仕途经济也好,还是劝黛玉少看杂书也好,亦或是劝香菱不要得陇望蜀学诗、劝邢岫烟不要富丽闲妆也好,宝钗好为人师的背后,都反映了她高傲清洁的内心世界。

不要以为清高孤傲是黛玉、妙玉的专属性格,作为山中高士的宝钗她也有自视甚高的地方。她笑凤姐不识字不大通,忘了发月钱越发没个计较。批评探春改革是膏梁纨袴利欲熏心。嫌弃与世无争的迎春是“有气的死人”。认为积极进取的林红玉眼大心空,头等刁钻古怪。

因为宝钗平易近人,随时从分,做足了藏愚守拙的姿态,所以这些批评他人的话容易被人忽略。实则这些评语反映了宝钗对人的真实心理,宝钗其实是十分清高的。

她的随和可亲只是贵族少女的社交需要,但并不轻易与人交心。在大观园一众姐妹中,她认为能与自己结金兰契的,也只有一个世所稀有的林黛玉。

宝钗送礼物不忘赵姨娘母子,给病弱的黛玉送燕窝,帮史湘云办螃蟹宴,替惜春作画出主意,为邢岫烟赎冬衣等等,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宝钗践行儒家理想,与人为善、古道热肠的具体体现,她做这些不求回报是真。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所以在“浓艳者”眼中,宝钗做的好事越多,就越有沽名钓誉之嫌。

当抄检大观园后,为了避免闺誉收到牵连,宝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贾府。足见宝钗爱惜羽毛,珍视名誉远胜其他。她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权衡利弊后主动利他。

让大家对宝钗行为动机产生种种疑虑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省略了很多她的内心活动。她就像真正站在我们面前真实的人,隔着云遮雾罩的屏障,乍看完美无瑕,细看道貌岸然,再品自叹弗如。

她的守拙与取巧,是应对现实困境权衡利弊的交际手段,虽然礼全周到,但目的性强,还未必行之有效,能够得偿所愿。只是宝钗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大家顺应发展,活得更好,她从未迷失善良的本真。

守拙是君子,取巧是精商。利物爱人、克勤克俭是君子德行;量时度力、权衡利弊是商人机要。宝钗的行动背后其实都有这两种并行不悖的处世哲学。

拆解:宝钗其实是清高的,所以从未与人真正交心过,宝钗好为人师,导致被说为沽名钓誉。宝钗的守拙与取巧,是权衡利弊的交际手段。

总之宝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但善良是她的底色,她不管怎样取巧也好,沽名钓誉也好,宝钗从未伤害过人。

其实宝钗更像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越是责任感强的人,越会像宝钗这样,爱惜自己的羽毛,言行举止越是权衡下的自觉。

相对于宝玉和黛玉的自我,宝钗的性格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适合社会生存。

通过对这篇书评的拆解,我对红楼梦中人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自己写书评时,可以分析书中人物和现实联系起来,这样的书评更有价值。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看得越多,越感到这本书博大精深,值得反复阅读,写作。

相关文章

  • 拆解书评七

    题目:《呼啸山庄》: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是放过自己 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是学会放手 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是不偏执 ...

  • 书评拆解一

    题目: 《乱世佳人》:一个女人真正的成熟,是从“狠心”开始的 题目里面带上书名,更能让读者明白文章属于书评类文章,...

  • 《写作的禅机》文章拆解--0001--1000

    拆解《写作的禅机》书评稿:《灵感没了怎么半?治疗灵感枯竭,这里有诀窍!》 卡片341--文章拆解--0001-10...

  • 拆解《写作的禅机》书评稿:《灵感没了怎么办?治疗灵感枯竭,这里有

    《写作的禅机》文章拆解--0001--1000 拆解《写作的禅机》书评稿:《灵感没了怎么办?治疗灵感枯竭,这里有诀...

  • 书单记录

    1.《红楼梦》- 曹雪芹 9.6分 316041条书评 正在看。。。 《活着》-余华 9.4分 554121条书评...

  • 我的愿望:用最美的文字,向这个世界说谢谢

    今日开始读书,然后拆解能老师书评,再看看柳老师发的关于书评方面的知识。 我肚子里没墨水,只好用输入倒逼输出。 稻盛...

  • 无戒私房菜之:拆书稿点评

    无戒:@所有人。小可爱们,来看看这个书评,继续加餐拆解。大家先看看,然后说说这个书评你们觉得怎么样,然后我来点评。...

  • 《红楼梦》读书笔记——花事花心

    《红楼梦》读书笔记——花事花心 文/悠然 《红楼梦》流传几百年,世人不断在拆解他。各大流派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是...

  • 书评16

    是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了。 这本郭德纲写的,过的刚好,读起来很爽。 有一些咬文嚼字,有一些古书典籍,有一...

  • 2021,未来有期望

    这么长时间了,今天才得空看书评方面的书。 我是这样想的,书先读一遍,然后看看怎么写书评,再然后拆解这本书尽可能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解红楼书评(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zj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