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儿时读书:读的是好奇(两年不算上学)

儿时读书:读的是好奇(两年不算上学)

作者: 溪谷流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5:09 被阅读67次
儿时读书:读的是好奇(两年不算上学)

1967年本该上三年级,可是,随着上海“一月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大连(当时叫“旅大”)也深受影响。各派革命组织开始夺权,市委书记胡明,书记处书记白清江、许西靠边站。军队“支左”,解散反革命组织,并接管了广播电台。全市武斗升级,各个派别为争夺领导权打得不可开交。6月发生了“辽南战役”,8月发生了严重的武斗事件,称为 “8.24炮打卫校事件”。目睹了炮轰卫校大楼的震撼场面。秋季,学校宣布停课,把我们乐坏了,就像现在的孩子们一听不上课,当着老师的面都会乐得直蹦高一样。

旅大市卫生学校

我继续跟着母亲上班,偶尔也会留在家里照看没去托儿所的弟弟。那时,武斗正吃紧,戴过高帽,乘车游过斗的“走资派”父亲正被关押。家里只有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一天夜里,窗外忽然枪声大作,为躲避随时可能钻进家里来的子弹,母亲把我们都从床上拖到了床下。其实我和弟弟们并未害怕,还感到好玩。

趴在床下的地板上,打开手电筒,我们发现了床底的新大陆。就像小猫对箱子里的世界感到好奇一样,我们对床底的世界表现了极大的好奇。就好象探险探宝一样挨个箱子翻着,希望碰到什么宝贝,或有什么奇遇。在一个箱子里,我看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想来那时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在床底下趴着看书的姿势好像还依稀记得。封面好像是奶白色的,有个椭圆,里边好像是达尔文的头像。从《进化论》里排列整齐的动物与人的胚胎图和佝偻的骨骼图看懂一件事,就是人是从动物变来的。这大概也与当时简单的逻辑推理有关吧。童心好奇,来者不拒,大体是对什么都不会感到惊讶。童心是聚宝盆。所以,从教以后,一直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支持者与宣传者。《进化论》开启了我对科普书籍的兴趣,而《中国通史简编》对原始社会的描写可能就是后来对历史感兴趣的引子。可惜,这两本书不久就不见了,不知是被父母丢掉了,还是被红卫兵们给抄走了。

68年“4.3事件”,火烧大连饭店

1968年复课闹革命,这该是三年级了吧。可还是不算。也许是因为没有教材,学的都是《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和《毛泽东选集》,加上临时发出的“最高指示”和“最新指示”。那时上课就是朗读、背诵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还有《毛泽东著作选读》和《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里的一些篇章,好像有《反对自由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当时辩论用的名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出自这篇文章)。还有《反对自由主义》(这是自我批评“斗私批修”及狠斗私字一闪念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就多次被老师和同学批评犯自由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三篇是后来学的毛主席五篇哲学著作的主体)。

现在的人说起来都觉得好笑。其实,毛主席的书涉及面很广,有律己的,教育的,军事的,还有关于艺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哲学的。我们那时才八、九岁的年纪,通过读毛主席的著作接触了多少知识啊!尽管理解得不那么深,但毕竟是一种读书学习。在理性认识上收获很大。而且,毛主席写的文章起承转合十分有章法,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现在的同龄学生要是真能下功夫读读我们那时读过的毛主席的经典文章和其中的精辟论述,必会极大地提高自己对社会对文学艺术、甚至对军事方面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虽然没有正规教材,但通过细读毛主席诗词和文章中的大量引语和典故,学习了解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包括四书五经如《诗经》、《山海经》及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儒家法家道家等各类学说。要说那个时期因没有教材而没有学到知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自己没上好学的客观推卸理由。要我看,那时候没学到什么知识,基本应该算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毛主席的书不是书吗?过去私塾学的经书是什么?不就是孔孟诸子们及继承者们的语录和文章吗?

举个例子,看看注释中的知识和人生认识。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词句注释】

1、钟山:俗名紫金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2、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此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3、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4、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5、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后)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反其意而为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7、霸王: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

9、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读书:读的是好奇(两年不算上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a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