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昨天)
就这样,我来到了合肥。
如果像周国平先生反问自己的那句——“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我也问自己:“如果自己选择了省直,又或者再往前推,自己没来合肥,仍旧在皖北小城,抑或回到自己老家的那个小县城,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
周国平先生的回答是:“我不相信。”而如果问我的回答,我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回答,即应该比现在不会差很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这里需要分析一下所谓的“差”是什么意思,按照周国平先生说的“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即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他的心灵和精神是丰富充实,他就不比现在“差”。
也就是说,我即使现在不在合肥,而是在一个普通城市或小县城,又或者在苏州南京,我还是一样会坚守自己的兴趣,读书,跑步,写点东西,一样会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是说之前或现在自己的工作做得多好,而是说对待任何地方的每一份工作,自己都尽力做到无怨无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渗到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周国平先生的那句话,我很愿意这样问自己:
“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会后悔吗?”我的回答是:“不会。”
以上记于合肥2020年5月1日星期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