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人间词话》——罔读诗词久矣

《人间词话》——罔读诗词久矣

作者: 北杨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8:03 被阅读4次

    1

    最先听说王国维、听说《人间词话》是从成大事、大学问者三大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镜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加之粗略看完《辛弃疾传》,在网上看了很多辛弃疾的名句,热血澎湃,豪气干云。就细发现自己就是个傻子,跟着起哄这句好,那句好,好在哪里?无所得之。寄希望于此书提升诗词欣赏能力,又有说还能提升人生境界,那真是极好的。

    2

    开篇即气势磅礴,点全书之精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细分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分大小而无优劣,以至于后面说的“隔”与“不隔”都是在讲境界。这也为赏析诗词,提供了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当然“句秀”“骨秀”“神秀”评判肯定具有多面性,但境界为最上。

    同时对诗人也有所要求: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读到这儿就想到高中的时候,“诗兴大发”、“文艺气质”浓郁,每天都在“写诗炼句”,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怎样才能写出名句。恨不得每句诗能够用十个典故,彰显自己的博学。还必须让朋友读,读完还必须评论,怪不得我和我朋友都觉得对方的诗狗屁不通,原来真的是狗屁不通。替代字、粉饰、矫揉造作,更别说隔不隔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可惜我的诗集被我丢了,不然还能一乐。

    从五代冯正中开北宋风气,李后主眼界始大,到北宋词巅峰,到南宋唯稼轩可与北宋颉颃,至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将词从开始到如今的重要人物挨个点评,或褒或贬。风格的传递,追根寻祖。

    突然就有些佩服教材的编写者。那么多优秀的词作,教材中选入的没有一篇不是大家名篇。每个词人的词作选择也要考量,最能体现其词作风格,最能代表词人风骨。当时最烦看到的就是熟读并背诵,但是现在想起来,庆幸背下来了。虽然当时啥都不知道就开始背,现在看完人间词话很多东西忽的就开朗了。

    同时将整个诗词文学演变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总结。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四言《诗经》,楚辞,五绝,七绝,律诗,词,曲,近体诗,散文......一下就解开了心中关于诗词曲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语,以及为什么《诗经》地位如此之高,盖开派始祖耶。写到这儿,又想拿起《诗经》看看了。

    3

    从小学开始学诗词,到今天才知道其中这么多的由来。感觉白学了那么多年,应试教育的硬伤也体现出来了。如果只是靠上学学知识,知识太过经典也导致没有因果关系,知识不能建立体系,更别提兴趣之论了。当时学诗词就是觉得读着朗朗上口,勉强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为了考试的默写诗词。诗词鉴赏也是瞎蒙,没有赏析诗词的基本方式方法,看作者写答案。现在想来就跟背靠金山却只能乞讨为生这个样子。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罔读诗词久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罔读诗词久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bo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