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征及内心矛盾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孩子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迷乱、甚至不知所措。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好感情用事,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全,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二、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
中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迭事等常常滔滔不绝。
三、中学生渴望尊重与理解
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学生要求尊重和理解,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
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和讥笑,这些都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自尊心会越来越强,到了高年级它成了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别人亵渎、侵犯的部分。
这时学生最怕别人看不起,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他们喜欢争强斗胜,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一旦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觉得自己在集体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就会以不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搞恶作剧等去寻求满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
正是由于自尊心较强,青少年也容易出现自卑感,因为他们非常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常常把这方面遭受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看成是莫大屈辱,甚至一些在成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的问题,如自己的衣着不如同学时,自己的个头不高、不如别人漂亮等,都会产生自卑感。如果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破灌子破摔,不求进取。
四、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学生交友与友谊的需要
中学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他们渴望多交友,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若这种感情得不到满足,交友处处受到老师、家长的限制,不但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易出现心理偏差及行为问题。如苦闷、厌学、出走、自杀、犯罪等。事情发生在学生身上,却反映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教育方式、方法的简化等。当前广大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过大,我们家长又不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性格内向、情绪失调、有各种心理困扰的孩子不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引导,往往把有些孩子的性格内向说成是学习态度问题,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建立友谊说成是“早恋”苗头,其结果往往使教育不甚得法,错过教育孩子的有利时机,导致不良后果。
那么,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初中是一个孩子人生中重要的转折期,有时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影响孩子的终生,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我们做为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他是“一伙的”,这里的一伙并不是说去指责对方,而是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的利弊,探讨出一个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就会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和父母交流,向父母寻求帮助,因为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了坚强的后盾。安慰孩子受伤的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安慰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重新找回自我、找回力量、找回自信,让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将来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问题。
一、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
例如
对胆汁质的孩子不要轻易激怒他们,以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制、耐心,使他们习惯于安静和平衡的学习;
对多血质的孩子,要给以更多的活动机会与任务,并使他们养成扎实、专一、耐心的品质;
对粘液质的孩子不宜要求过急,要允许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
对抑郁质的孩子切忌公开指责,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对于具有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孩子,不能过多地苛责,应通过启发、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增强其信心;
对于自尊心强或自高自大的孩子,不能一夸再夸,批评也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的上进心,设法使他们从学习的成败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对于“吃硬不吃软”的淘气孩子就不能过于迁就和忍让。
孩子的心理差异较大、个性多种多样,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讲求教育机智。
二、平时我们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
参加心理健康指导课,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请有一定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对孩子进行个别咨询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孩子心中,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
三、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学校。
通过培训普及有关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健康的常识,使我们懂得和掌握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及“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术,使我们家长不仅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心理氛中去摸索和实践。
家长们,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