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医生纪录片观感

中国医生纪录片观感

作者: 少吃二两肉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02:25 被阅读0次

作为医学生的学医的信念和兴趣可能来源于这些纪录片里抢救生命时的震撼,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学医路上遇见挫折时,总会打开的一部好剧。

在这里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和病人和家属相互扶持陪伴的治愈片段。

当自己很丧的事时候,我会选择看《中国医生》,因为在这里看见了和自己一样的生活。

《中国医生》是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围绕十个关键词纪实拍摄的十集纪录片。

深入了解医生不同科室里的工作生活,同时聚焦不同岗位不同年资的医护人员群体,记录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有温度有责任,有矛盾,有希望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医护人员在岗位上的忙碌与辛苦,24小时值班对他们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医学发展的前景与疾病治疗的局限,看见了医生的坚持与无奈,面对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态里我们也看见了人性复杂。

在真实感人的记录里,呈现出一个个面对生死,疾病乃至人心的考量,还有敬畏生命的初心和坚持的学医人。

在这十期的关键词里,哪一个真正触动你的心。

挚诚,是争分夺秒的抢救,对生命挚诚,对生命的炽热。脑卒中,心梗,主动脉夹层这是争分夺秒的疾病,对于最佳治疗时机的把握,每一分都是争分夺秒。

在这里朱付良医生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角。脑卒中、病人最佳溶栓时间一旦错过造成的远期治疗与康复便不再具有让脑细胞再生的能力,肢体瘫痪丧失自理能力成为了此类病人面对的最大困难。

而心梗更是需要急救,面对心肌细胞的坏死,心脏停搏,还有主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都是惊心动魄的抢救与手术。

成长,面对年轻医生。

烧伤科里的年轻医生徐晔,他说:“大部分人还没遇见治疗的瓶颈,就先遇见人心的瓶颈了。”科里烧伤面积高达95%病人,结果是沮丧的,因为迫于经济压力,他们选择回家了。

大面积烧伤病人,换药等于酷刑,在这里,年轻的医生要学习的不仅是医术上的精进,还有心里的成长。

肿瘤科年轻副主任医师魏嘉,面对乐观怕疼胃癌四期伴多出转移的年轻病人李燕,肿瘤科医生魏嘉总是不舍得对她说没有办法,面对年轻的她,总是还是想给她多些希望。

魏嘉最后她选择暂时放下陪伴在年幼孩子依然选择去美国进修学习。

虽然她会失去陪伴孩子长大的机会,错过一些孩子长大的美好瞬间,但她说,她想做到的是:“当所有人说没有办法,但还有一些办法,这就是肿瘤科医生的成就感”。

在舒茂国医生的妙手,用精湛的外科技术把先天性的唇腭裂修复如初,让小娃娃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帮助一个个先天性唇腭裂的小朋友们重新面对生活,那先天的遗憾也在医生们的巧手下恢复可爱的模样。

还有麻醉科医生每一次手术的精准护航,都是在为外科手术保命,麻醉与外科医生巧手一起努力搭档,才能有精准无误的手术。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信念。

重大疾病的攻破与进展研究,重型再障、脐带血移植,处理血液科棘手病是她的奋斗信念。隔离舱里生活,十分钟对话,成为了孩子们与父母珍贵的相处时间,可能十分钟对我们正常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住在舱里的小患者来说,是跟父母陪伴的。

十分钟,对父母来说,是想陪着小朋友好好长大。为了重大疾病的攻破与进展研究,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只为了当初的学医信念。

一家医院能给城市里的多少个家庭带来希望?我们不得而知,但总有那么一拨人在默默努力。

每星期的透析任务就像契约一样,是肾内透析室里医生与病患的联系。

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的冰冷,有长达十几年的老病友,一周见面3-4次,有时候比家里人见的还多。

他们早就已经把科室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归属地,在这里边透析,边看电视,看着身边的人,好像自己也没有那么孤独,医患之间好像不是看病就医的简单关系,透析嘉年华病友会里看见不一样的医患情,是陪伴更是相互支持。

守护让慢性病的治疗让医生和患者成为相互信任的伙伴。

感染科里,和肝硬化病人的十年之约,医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我想这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守护之约。

还有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与换药,她说:“面对工作不断前进,做喜欢的事情。”把自己经验分享给同事,希望救助更多的病人,她也会鼓励病人,减少病人心里压力,慢慢学会告别、正面面对病耻感,拥抱家人,这也是一种守护。

生死有时候就在一瞬间抉择,急诊科里每一秒都在飞速运转,医生护士急匆匆的脚步、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总让人感到急迫与紧张。在急诊科里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

难得不是治疗,是对于生活的抉择。科里医生说:“很多时候,治疗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谈话是真的难”。里里外外来来往往都是人的急诊科,我们看见的犹豫,还有对人心的抉择。

希望、面对先心病的患儿,每一次竭尽全力地救助都希望重新燃起生命地火焰,因为他们是家庭希望。小孩子是希望,是新芽。父母们都在努力延长父母与小孩的缘分,而医护人员就是在这其中不断牵线搭桥的人。心外科医生说:职业反馈就是努力去做好,有正向的反馈才会有坚持的动力。

初心,是胡娅莉(61岁)几十年如一日的站在妇产科手术台上,不断坚守,她致力于胎儿医学的发展,脊柱侧弯的畸形筛查预防,她说:“心的感觉,心的沟通,一声声的胎心音,总能波动自己的心。”

温度,重症医学科里的守护,是医护人最暖心的守护。有人说ICU是救助生命里最后一道防线。

不能放弃,面对并发症,与ICU不断进进出出,好像有一次把生命从冰冷的深渊拉回。

每一个ICU病人都在医护人员每天不小几十次、几百次的关注里,慢慢慢慢的恢复新的能量。

为什么喜欢这部纪录片,因为在这里我看见了和我有着一样生活的人。

因为有他们,我也看见了我普通的生活下,不普通的自己。

相关文章

  • 中国医生纪录片观感

    作为医学生的学医的信念和兴趣可能来源于这些纪录片里抢救生命时的震撼,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学医路上遇见挫折时,总会打...

  • 《中国医生》| 感谢为我们拼过命

    刚刚看完《中国医生》,第一直观感触是“活着真好”,继续探求则是:“中国医生”一个令人骄傲的职业、称呼和名次。 其实...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纪录片观感。

  • 纪录片《中国医生》

    看完第八集,依旧感触颇深。随手点开了评论,第一条就是这个: 赁医生与精浩小朋友,董医生和牛牛。精浩是个很特别的...

  • 观《中国医生》有感

    我非常喜欢纪录片,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偶然听说了《中国医生》这部纪录片。 今天我看了这部纪录片,我...

  • 豆瓣9.6,这部白衣天使“抗疫”纪录片,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让光阴记载生命中的逆行者! ——《中国医生战疫版》 文丨旧故麻袋 ∨ 2019年,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将...

  • 中国医生!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这段时间很火的记录片《中国医生》,这部纪录片主要记录了中国六家医院的医生的平时的日常工作,是中国...

  • 我又来推荐纪录片啦,哈哈哈

    五一休假在家,什么也没有干,就刷了这个纪录片。有一个段子:中国的律师剧是拍律师谈恋爱的,中国的医生剧是拍医生谈恋爱...

  • 《中国医生》是一代中国医生的缩影

    最早知道《中国医生》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是朋友给我分享最帅中国医生徐晔和最美女机长剪的CP,简直是芳心纵火犯,啊啊啊...

  • 医护人员情绪讲记——一线医生不为人知的秘密

    《中国医生》纪录片上映,记录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中国医生的日常。 我只看了第一集,就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第一集讲的是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医生纪录片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ei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