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周末回到家里,他突然好奇对我说:“你们学语文,学写作,是不是能看到很多关于写作者父母亲人的文章啊,你们老师有没有要你们写过类似的文章呢?”顿时,我有点惊慌失措,然后支支吾吾的回了一句,“有啊,当然有。”
确实是有,但我却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写作。也许,顶多就是按着范文的套路,再加上流水账,最后来句自己都太不懂的“啊,我爱你!”作为收尾吧。
之后,我便暗下决心要认真学语文。
我知道,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更高更好的文化水平,能远离这种高付出低水平低收入的超负荷体力劳动,能有朝一日带领身边的人脱贫致富。即使很多人对他说过很多风言风语――挖苦,不屑,轻视,怀疑,甚至是全然的否定。他始终坚信,他的付出是值得的,无论如何,他都会坚持让自己的儿女去学校读书,只要他们想读。
我欠这个男人一句祝福读书,我一直都觉得是最幸福的事,哪怕是中考、高考备考的那段被人形容成魔鬼地狱一般的生活。相对于家里父母劳作的艰辛,那根本算不上什么。很多邻居亲友常去提醒父母,你的孩子读书非常辛苦,简直比种地,比坐牢还辛苦,我总是笑着对父母解释:“放心,真没什么。”但他们始终放不下心。
上小学后,他基本不来学校给我送雨伞,基本不给我送午餐,基本不会领我去报名缴费,基本不会领我上街买衣服,他认为这些事是我自己应该学会独立解决的,即便我很小。上中学后,他一直很在意我的成绩和表现,他一定会去认识我的每一位班主任,一定会保存着他们的联系方式,一定会尽最大力量去参加每一次家长会,一定会留在最后跟班主任老师交流一下,即便他并不善言语。 特别是上高三后,他每天晚上开始准时看中国教育频道的新闻,准时看江西教育卫视的直播高招栏目(持续至今),准时给我汇报最新教育动态,即便他很累。
我一直不怎么理解什么是留守儿童,直到大学接触到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书籍、杂志等,我才慢慢认识留守儿童,但要说理解,我想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因为我没有经历过。
我欠这个男人一句祝福是的,我一直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有这样的一位父亲。从我出生那天起,他们就再也没怎么出过远门,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给了我最完美的家庭教育。从小到大,他们只教我感恩,不许我记恨他人,教我学会放下,学会宽容别人,哪怕别人曾经伤害过我,只要他们愿意和我重新和睦相处。所以,我不懂仇恨。
我欠这个男人一句祝福他为人处世一直很固执。他要做成的事,不到成功誓不罢休,即便有时确实失败了,但他也会找个理由为此开脱,不会让自己陷入失败的苦恼之中。他永远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守自己的规则,他经常板着脸,很少见他笑。不过在他午睡说梦话的时候,你也许可以很幸运地听到他的笑声,那我会猜他一定梦见彩票中奖了。他喜欢时不时买一张福利彩票,他说就算没中也至少捐了两块钱给灾区人民,这也是他唯一坚持最久的爱好。
他悟性特强,心算特快。由于眼睛不太好,只有初中文化,又放弃继承父业,坚持要靠自己双手谋生,所以他到处拜师学艺,诚交各路生意好友。中年以前,他做过好几笔小买卖,学到不少功夫,还当过包工头、早点师傅、酿酒师傅,甚至是厨师,但并不会炒菜,他做得出一手好油炸,没逢乡里乡亲大摆酒宴,就必请他这个油炸师傅,顺便还让他稍上百来斤自酿谷酒。说到这,必须赞一下他酿的酒。他的酒远销湖南广东等地,附近村庄摆酒宴基本只认定他的酒,搞后来附近好多商家都只有选择批发一些我家的酒卖,瓶装酒基本无人问津,很多懂酒的人都认得我家的酒。他做起小生意来,算账基本不需要笔纸,心算一路搞定,从没出差错,我至今自叹不如,可能是我太懒了吧。
时光匆匆,不堪回首的并非往事,而是你错过那及时表达的时空。虽然,至今我的语文还是不够好,但我知道,父亲等的并不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奇文,而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祝福。
他的伟大无可替代,而我们的表达也该如期而至。
最后,祝愿天下底所有亲爱的父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我欠这个男人一句祝福2015年6月21日父亲节于南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