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of Human Nature》,教授开列的书单中有《A treaties of human nature》一书,便下载收藏了英文原版的电子书,但一直没有没开读。月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和邓晓芒教授的《哲学起步》,认识到大卫休谟是哲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弃难从易,八月上旬,在微信读书上读了汉译版《人性论》。
《人性论》写于休谟游学法国期间,当时休谟还不足30岁。《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讨论理智、情感和道德,阐明了休谟最主要的哲学思想。
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炼的。
进入我们心灵的那些最强最猛的知觉,我们称之为印象;
观念这个名词,用来表示我们的感觉、情感以及情绪在思维和推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微弱的意象;
心灵所有的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与观念。我在房间闭目进行思考时,我所形成的观念就是我已经感觉过的印象的准确表象,不存在在印象中找不到的观念。
《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知识和或然推断的论述》一节。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为的,不具有确实性。
在每个推理中,我们都要有一个新的判断,用以作为对最初判断或者最初信念的检视或核实;我们还要扩大我们的视野去审视原来知性对我们产生欺骗行为的那些例子,并与知性中具有真实准确的证据的那些例子加以比较。
把理性当作一个原因,而视真理为自然的结果;作为原因的那个真理,它会由于另外某些原因的入侵,以及我们心理能力的飘忽不定,经验到知性是真实的还是虚妄的,根据问题的单纯以及复杂程度,这种或然性也会有大小的不同。
与理证经过了或然推断的核查一样,或然推断在经过了心灵的反省作用以后,也能获得一种新的校正;人类知性的本性以及依据第一次或然推断所作的推理便是反省作用的对象。
James A. Harris(2015)认为,休谟不是名声与金钱的追猎者。休谟的一生,对文学的热爱始终是他主要的志趣。在休谟那个时代,“文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学问的整个世界,包括历史、神学、哲学和宗教等等。休谟一直以”学者”自居,所谓的学者就是学习的人。所以休谟在各个学科之间往来穿梭,自由翱翔。当他的家人以为他在读法律教科书时,实际上,他不仅读着西塞罗,也在读维吉尔。他为所有一般性、原理性或根源性的问题激动着,始终地为自己的文字风格而着恼,寻找着最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又能够被大众所轻松理解的表达方式。
总之,我读休谟,确实感觉其文章表达准确,能够轻松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