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柏拉图开始:十八世纪及其后

从柏拉图开始:十八世纪及其后

作者: 林原爱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4:11 被阅读0次

    休谟.人性论.

    休谟首先发表了对前人的意见,认为他们既争论不休、又没能确认任何真理,他们的理论体系既缺乏证据、又自相矛盾。

    休谟是经验论者,即认为知识唯一的基础在于经验和观察。

    休谟认为认知的对象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即由外在事物作用于内心;反省印象,由观念而来。观念由印象而来,当外在事物作用于内心后产生。他认为人类知识的基础就在于外在事物和内心的正确的相互作用,即外物作用于内心产生印象,内心根据印象生成观念,如果观念能准确反应其对象,就是知识。

    休谟肯定因果论,认为因果关系具有绝对唯一性,即同样的原因永远产生同样的结果,反推亦然。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事物具有同一性的原因。如一个人在成长、变化中,但他仍然具有同一性,不管他经历了多少改变,他仍然是这个人而不会变成另一个人,这是由于他的各个部分被因果关系所联系着的缘故。人的记忆记录着这种因果关系,体现出人的同一性。

    休谟认为理智可以克制、指导欲望,如理智辨认出达到欲望是不可能的,则该欲望就会消亡。

    休谟同样认为人的心灵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了解无限。人的自然的关于快乐、痛苦的倾向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原则。他认为只要是与情感相矛盾的任何事物,都会给人不安感,不管这种矛盾来源于何处。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录.

    亚当·斯密认为人只能体会来自自身的感觉、情感和心理,除自身之外、他人的感受,则是想象。感情,是广泛的同情。

    亚当·斯密认为人对肉体欲望的贬抑是因为这是生物体都共有的激情,而并非人类所独有的品质,而人类的尊严高贵则体现在那些独有的品质上,如道德、理智。

    人类有两大自然原则:对自我的保全,包含对个体的保全和对种族的保全,以及对自我消亡的抗拒。

    亚当·斯密认为人对痛苦、死亡的抗拒,是对人类不义的巨大抑制,以此建立的惩罚机制是社会的基石。与斯宾诺莎意见相同,即两害之中取其轻者的原则。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自爱,但在社会状态中,人不能公然采取这种行为原则,因为会遭到普遍的反对。亚当·斯密认为社会是必须的,人在社会中既相互帮助、也相互伤害。即社会对个人来说有利有弊。

    亚当·斯密认为幸福就在于理想的平静中,他主张的幸福是静态的。他的一个观点认为,所有人都会适应自己的长期处境。当一个人的长期处境发生变化、并且认识到目前的情况无法改变时,人的心理状态就会回复到平静状态。如当人从顺境转向逆境,开始时人的心理会有巨大落差,即巨大的下降,但最终下降会终止、心理状态归于平静。逆境转顺境也是如此,人的心理不可能一直上升,喜悦的持续是有限度的,最终人就不再从这种处境中获得情绪的波动,而是从处境本身中获得。

    因此一种长期处境和另一种长期处境并不具有非常巨大的差别,因为任何一种长期处境虽然内容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因而对身处其中的个体心理而言是相近的,因而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是相近似的、那就是自然的平静状态。因为人的心灵不会为一种持续存在的事物持续地激动,如富裕的人不会时刻为自己的富裕感到快乐,贫穷的人也不会时刻为自己的贫穷感到痛苦。

    人的不幸和混乱则来源于对不同的长期处境间的差别估计过高。不论怎样的长期处境,人的心理体验都会是相似的,因为人的自然状态就是平静状态。

    在某个程度,该论点与休谟的意见相似,即无时无刻都有无数印象出现在心灵中,但心灵不会为每一意象所激动,因为如果如此,心灵将得不到片刻宁静。

    亚当·斯密对美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一次性的肉体痛苦、琐碎的苦恼、脆弱的悲伤都是令人反感的、并不能唤起同情,而深刻的痛苦、普遍的孤寂才具有感染力。即个人的、肉体的不具有美感,而普遍的、精神性的才具有美感。

    美的来源有效用,习惯和风气。

    道德的来源有自爱、情感和理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将哲学划分为纯粹哲学和经验性哲学。纯粹哲学分为批评和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分为本体论、理性自然学、理性宇宙学、理性神学。

    因为康德主张先验论,所以他也认为先存在永恒精神,世界是其作品。

    康德认为,如果理性服从对象,则认知是不可能的;如果对象服从理性,则认知是可能的。经验是认知的手段而非知识的原因。康德非常强调与经验的对抗。在他的定义中,先天知识是不依赖经验的知识,其中纯粹知识是先天知识中不含任何经验性因素的知识。⥤抽象知识,理念,原理,名论。

    纯粹理性是绝对先天认识原则的能力。

    纯粹理性批判是判断纯粹理性及其来源、界限的科学。

    理性的三个终极问题为: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人的高级认识能力有:知性、理性、判断力。人类知识有两个来源:感性和理性,即感知和思维。

    感性是由对象获得表象的能力。

    知性是心灵自身产生表象的能力。

    理性是认识先天知识原则的能力,能够从普遍性推导出特殊性。先天知识就是一种普遍性、必然性的原则。

    知识的进程为:感性→知性→理性

    康德认为的两种知识,先天的和经验的,前者与思维相关,后者与对象相关。但他又说,先验的和经验的区别仅在于对知识的批判,不涉及知识与其对象的关系。

    统觉。由于我能够在一个意识里把握表象的杂多,因此我能够把这些表象称为我的表象。

    人能够认识。认识就在于被给予的表象与一个客体的确定关系。

    知性是认识的能力,即先天地对表象进行联结并把被给予的表象的杂多置于统觉的同一性之下的能力。统觉同一性是人能够进行认识的重要原因。

    判断力是把对象归摄在规则之下的能力。

    康德认为如果真理是一种知识与其对象的一致,那么真理就是有精确性质的,那么真理就不存在普遍性,真理的普遍标准也就不存在了。

    康德主张二元论,认为肉体不是思维的原因,甚至认为肉体是纯粹生命的阻碍。他将生命分为感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将精神生命化,他认为真正的生命是精神性生命,这种生命是纯然的显像,不服从时间的变化,是不死不灭的。⥤灵魂的概念。

    康德的幸福是在道德和理性的限制下。

    幸福是至善,当幸福与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性精准相称、理性存在者由此配享幸福时。

    康德认可可能、必然、现实并存。他认为可能与必然的区别在于关联的条件不同。

    康德对时间有诸多论述。如时间的一维性、无限性,时间的模式等等。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只有精神的才是本质的、现实的、自在的、自为的。他认为只有抽象原理才具有普遍性。

    黑格尔的第一原理为绝对精神。

    黑格尔认可虚无,认为虚无本身也是一种存在。

    存在的原因在于存在的现实,即存在的本身就是本质、便具备了确定的真理性。

    黑格尔的此岸彼岸、超感官世界——感官→感性→现象世界,思维→理性→精神世界

    世界的终极目的:道德与客观自然的和谐。

    自我意识的终极目的:道德与感性意志的和谐。

    黑格尔的认知体系具有螺旋状的形式。他推崇矛盾同一,内部矛盾、外在同一。扬弃的理论:既否定、又保存。

    他认为现象界的规律是建立差别,但差别是不存在的。差别是事物的界限,是自身扬弃的,凡是自身同一的也是自身排斥的,自身不同一的却相互吸引。有差别之物不具有永恒性,因为其本质不在自身之内、而在他物之内。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生命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从现象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本质是从他物的回归。生命的本质是扬弃一切差别的无限性,是作为无限性的自身的静止。

    善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一致,恶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不一致。

    黑格尔还讨论了一部分美学内容。黑格尔的“上帝死了”的含义为:自我意识丧失了一切本质性、一切价值和意义,同时丧失了实体和自我主体的意识。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世界作为意志初论、世界作为表象再论、世界作为意志再论等几个部分。

    叔本华认为人无法探求世界的原因和目的,故其理论体系只探索世界之其是,而非其所以是。

    世界是我的表象。

    世界是我的意志。

    世界一面是表象,一面是意志。作为表象的世界半面是主体,半面是客体。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动性之物,客体是被主体认识之物。主体和客体互为存在的意义和界限。

    只有意志是自在之物。人是意志的现象。

    动机不决定人的性格,只决定性格显现即行为,只决定生命过程的外在形相,不决定其内在意义。

    世界是意志的逐级客体化。意志的本质是表现为现象。存在多个级别的理念,都在争夺物质、空间、时间,以便客体化成为现象。

    不同级别的理念客体化显现为不同级别的现象:无机物→有机物→植物→动物→人。人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

    自然显像的本质在于生命意志对物质的争夺。

    生命意志是一条食尾蛇。每一个理念都通过夺取其他理念借以显现的物质来显现自身。⥤意志的自我分裂。

    生命意志⇆物质⇆现象,⥤生命意志→精神、灵魂,物质→肉体,现象→个人⥤生命意志与时间无关,现象才以生死为起止。个体的死灭也就是无所谓的了。

    叔本华与前人认识不同的是,前人的精神体是个体性质的,而叔本华则是整体状态,生命意志将不同级别的理念作为形式,将全部物质作为材料,客体化时才具有个体性。

    前人对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仅限于对人的探讨,而叔本华则扩充为整个世界的全部现象,都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表现不同形态是意志客体化时采取的理念的不同,并且还给出了行为原则/动力原则,即不同理念对于物质的争夺。因此叔本华的世界观就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循环的。

    其他人的精神本原论还是具有二元性的,除了与物质结合成人的精神外,还有最高精神、永恒精神。这个永恒精神是作为第一原理存在的,往往是世界的原始质料因和动力因,还会是目的因和原理本身,而参与现象界的则是这个唯一的最高精神的产物或分身,是诸多的、较不完满的低级精神。而叔本华则是精神一元论,即精神只有一个,是现象的终极原因也是其参与者本身。

    叔本华的世界观本身就是相互撕咬的,而且是自我对自身的撕咬,因此本身就是绝对痛苦的。

    生命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无意义的、向上的、无休止的冲动。

    当较高的理念降服较低理念时,就会显现为较高理念的客体化,但较低理念也会在该现象中表现自己。⥤对黑格尔的矛盾同一性的另一种解释。

    意志在本质上没有一个终极目的,是一个无尽的追求,一个目标达成后,又是一个新的追求过程的开端,永远没有满足和安宁。在这种追求过程中,进展快,为幸福;进展慢,为痛苦;进程停顿,为空虚无聊。⥤叔本华以此解释人生的三种状态。其观点与霍布斯是相似的,即认为人生是欲望的一场永无止境的追逐过程,但与霍布斯的强力意志不同,叔本华要消极悲观得多,他虽然认识到了这个现实,但并不认可它,和霍布斯一样准备与这种现实协调一致,而是陷入一种倦怠的情绪中,对这样的人生感到极端失望,并且他还特别强调了第三种状态,即空虚无聊的可怕性。

    生命的本质在于欲求。快乐是欲求的满足,痛苦是欲求没有得到满足。欲求必然伴随痛苦的可能性。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因此是无止境的,因此生命是无止境的痛苦过程。对此认识得越清楚的人的痛苦越深刻。

    对痛苦的消除只是对痛苦的形式的转移和改变,如对饥饿、贫困、疾病、死亡的忧虑到对爱情、名誉、地位的焦渴。⥤叔本华认识到痛苦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身,因此痛苦是不可消除的,能够消除的仅仅是痛苦的某些形式,而痛苦就像是躲在树干里的虫子,总会从别的地方冒出头来。叔本华的世界观因此痛苦不堪。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是不是但凡有一点痛苦的人生就是不值得过的?具有不可根除的痛苦性的人生就必然是悲惨不堪的吗?一点点痛苦是不是会毁掉全部的人生体验?

    叔本华认为认识、理智可以减轻、减少痛苦,即理性可以对欲求起作用。

    叔本华认为善是欲求的满足,因为欲求永不满足,故至善是不存在的,除非取消欲求、使意志冲动永远静止。

    当认识超出意志欲求的目的,认识到意志的内在矛盾和本质虚无性,进而反作用于意志,对意志进行自我否定、发生的意志的自我扬弃,即对欲求的克制、停止⥤至善,一切美德的内在本质,艺术的起源。⥤这是叔本华的救赎。他把希望寄托在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上,当人的认知能力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进而否定这种状态,即停止对欲望的追逐,厌恶享乐,从而使永不停息的生命意志宁静下来,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清净剂”。

    叔本华的美学。美,理想的典型是较高理念降服较低理念的圆满的表现。

    人是最美的,因为人是最高理念的客体化现象;艺术的最高目的是显示出人的本质,因为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对理念的认识。

    优雅在于行为与意志活动的完全契合。

    悲剧在于对意志的自我分裂和争斗的深刻认识。

    如果将作为表象的世界与意志欲求分开而进行单独考察,就是令人愉悦的、纯洁无罪的。

    叔本华对国家、法律的看法与前人基本相似。自然状态下,人各为战。国家是对自爱原理产生的不良后果的补救,法律是为免于承受非义而禁止施行非义。

    正义是个人在肯定自己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不否定在其他个体中显现的生命意志。

    非义是为肯定自我的生命意志而否定他人的生命意志,是利己主义的局限于个体化原理的极端表现。

    个体化原理⇆个别现象

    泛同情化⥤意志在一切现象中的同一性,世界之本质就是自我之本质,世界的痛苦就是自我的痛苦,叔本华以这种方式完成世界与自我同一,提炼出高尚的情操和行为的原理。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偶像的黄昏.

    尼采没有按传统的著述方式,系统地论述他的理论,他的诗人气质甚至可能大过他的哲人气质。其他哲人无论持何种理论,但总是冷静的,但尼采却有太多激情。如果说卢梭是偏激的,那么尼采可以说是疯癫的。

    尼采的体系绝不是一个宽和的体系,在这个最严格的体系中,他有着最挑剔的要求,只认可最高的品味,其他的一切都进行攻击和取缔。因为绝对的纯粹,就绝对的冷酷,对朋友也要恨,对自身也厌弃。在尼采的体系中充满了激情、对自己坚持的那种理论的激情,所以他也相当的无情甚至可能残酷。即对其他一切存在的残酷,认为凡不认可他所认可的那种理想、不走他所走的那条道路的人都是“群氓”、是小小的人,不值得怜悯和同情,甚至不值得存在。

    尼采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以理性的方式去反对理性、支持激情,所以他的激情也是理性的。

    尼采认为生命意志并非是自我保存,而是追求强力,生命本质是权力意志。

    在人的理性部分、智力部分、阿波罗的部分与人的本能部分、激情部分、狄奥尼索斯的部分的对立中,尼采认为激情部分才是生命的本质,所以他积极地肯定激情,认为理性和道德是对激情、对生命的一种限制和否定。对理性、道德的强调和对本能、激情的贬抑是生命的疾病和颓废。因此他激烈地反对苏格拉底、反对基督教义。

    他认为人就是要将人的激情发挥到极致。他无所谓道德,因为道德是为社会服务的,而尼采是完全的强者主义。在他看来,强者对弱者的侵犯根本不算是恶的,而是自然的。他的体系完全不是人类全体共生的体系,而是独生的、只有最强者才拥有存在的资格。

    尼采主张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实则是对当前价值观的否定,想创建自己的价值观。

    尼采认为道德不具有永恒性,不存在道德事实,道德善恶是对现实的解释,是社会的产物,为培养某种特型的社会人格,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说,尼采是反道德的,非反道德的具体内容,而是反道德体系本身。他的理论体系因此也是无道德价值的体系,他认为真理应超越道德。⥤前人已过多地讨论过,常常一种体系与另一种体系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道德因素。

    尼采的“超人”:人是不完善的,现有的道德也是较低层次的,超人的理想就是去达成完善的人性、更高的道德。

    尼采的体系是没有爱的体系,爱和同情,在尼采看来都是消极的,他只认可超越。以他对于超人的高度期许,他认为现实的人几乎没有区别,现有的最崇高的道德和最卑劣的品行在他看来都相差甚微,最伟大的德性也太低微,最恶劣的人格也具有人的一切特性。他是以神的视角在看人和人的社会。

    尼采说“上帝死了”,死于对世人的同情,上帝的地狱是对世人的爱。⥤较高的精神、较高的道德和价值屈服于较低的精神、较低的道德和价值,导致了自身的消亡。

    尼采认为只要快乐关联着具体对象,那就是有限的、短暂的,只有当快乐不再关联具体对象、而是在不变的联系中,快乐才是完满的、永恒的。尼采为此采取的方式是将自我扩大到全世界,我即世界、世界即我,世界的全部空间、时间都漂浮着我的意识,以此实现永恒回归。

    特别注明:此文为作者的读书笔记,部分内容摘录自原书,多数为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部分著作作者阅读过多个译本,特此说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柏拉图开始:十八世纪及其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v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