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今日在北校区有幸聆听了堂堂主任的《孔乙己》,收获颇丰。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呐喊》中很出名的一篇,也是很早就进入中学课本中的一篇,选择这篇作为示范课,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展示:前人的解读已备矣,各自设计已成矣。张老师以常规课的形式,以读为线贯穿整节课,由“打”入手,以“笑”收束,由浅入深,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更收获的应该是作品带给人们关于对社会(科举制度)的思考。
好课的温度、深度都体现了,人格魅力也呈现很充分,新度方面可以做些尝试。当然,得由教学内容来确定。
2019.11.14
今日在北校区有幸聆听了堂堂主任的《孔乙己》,收获颇丰。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呐喊》中很出名的一篇,也是很早就进入中学课本中的一篇,选择这篇作为示范课,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展示:前人的解读已备矣,各自设计已成矣。张老师以常规课的形式,以读为线贯穿整节课,由“打”入手,以“笑”收束,由浅入深,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更收获的应该是作品带给人们关于对社会(科举制度)的思考。
好课的温度、深度都体现了,人格魅力也呈现很充分,新度方面可以做些尝试。当然,得由教学内容来确定。
本文标题:听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ijic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