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挑战营
不盲从也是一种美德

不盲从也是一种美德

作者: 娴雅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22:38 被阅读0次

    世纪之交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教育部的文件,全国各地大兴课改之风,原本应该是好事,可是其中却不乏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盲从现象。

    如某地区以高效课堂的名义开展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规定教师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倡导教师少讲,让学生自主学习,采取“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多讲,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舞台”留给学生,还要多鼓励表扬学生,等等。看着这些理念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在老师执行起来,就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盲从现象。

    到学校听课,我们会看到学校为了落实新课改,普遍将学生的座位由秧田式改为了小组围坐式。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落实合作学习,这原本无可厚非。

    可是当我们走进课堂时,看到的场景是不管什么学科,不管什么课,普遍一节课都安排好几次小组合作的环节。但仔细观察,小组同学并没有真正地合作研究什么问题。

    课后与老师交谈,老师只是说,上面要求必须要开展小组合作所以每节课都要安排几次。很显然,老师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等,而只是一种盲从。

    还有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大声地为其他学生解读课文,不仅有很多字读错了,也有讲解不到位的地方。

    可是老师始终面带笑容地站在教室的角落听着,期间没有一次提示学生读错或说错的地方,学生讲解结束后,老师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更改学生的错误之处。

    而是好好地表扬了学生如何如何勇敢,如何如何表现好等。课后的交谈,我们也了解到,老师认为这就是课改的样子,老师必须退到幕后,必须让学生讲,必须表扬学生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盲从?这对学生来说究竟是利还是弊?

    更有甚者,有一个小学校将国家普遍规定的一节课的40分钟时间改为了60分钟。当问及为什么这么改,有什么依据时,他们的回答是没有什么依据,只是为了能够完整地将高校课堂倡导的“五步三查”的环节上完。他们盲从于这个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些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实际上都没有理解到底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文件,如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我们还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课改这一课真的应该好好补补了。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该文件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但并不是要求教师不讲,也不是不背诵,不练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为了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能缺失的。

    凡事过犹不及。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在充分理解课改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落实,而且在落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不能盲从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习主席倡导教师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那么教师就需要时刻心中装着学生,就会时刻为孩子着想,就不会盲从于任何有违孩子发展的人和事。

    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不盲从也是一种美德!

    岁月拾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盲从也是一种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jx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