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周部族和殷商的矛盾由来已久,随着姬周部族的日益壮大,周成为西方诸侯之长,这终于引起了商代统治者的警觉,最终,季历被商王文丁软禁绝食而死。季历的死并没有打断姬周的发展势头,相反,他的儿子姬昌在各地网罗人才,明德慎罚,重视生产,姬周有实力不断蚕食殷商的诸侯国。
在公元前1046年的正月,姬发率领天下诸侯兵马五万直冲朝歌。此时,商朝大军刚刚战胜东夷,尚在回归朝歌的路上。商纣王大惊,紧急征调十七万奴隶及战俘,派往朝歌城外迎战姬发。
双方在牧野展开对决。不料,那些奴隶及战俘纷纷倒戈,引领着周武王的军队冲入城中,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在他往日寻欢作乐的鹿台自焚而亡。自此,商朝灭亡,大周兴起。
周代商,是一起寻常的朝代更迭,但是,这里面的历史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改朝换代。
1、打破占卜,拥护“天命”
当年,周文王被商纣王拘役于羑里的时候,将《易经》推演为六十四卦,这一成就,使周朝蒙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
实际上,文王的《周易》和整个商朝的占卜气氛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目前发掘到的文物而言,有两样可以代表商朝文明,一个是青铜器,另外就是甲骨文了。
商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非常发达,但是其用途无非两个,主要是祭祀,其次是酒器。透露着浓重的宗教色彩。而甲骨文则是用来记录占卜之事。
生活在商代统治之下的姬周,其行事风格自然深受影响,凡军国大事,皆需占卜。姬周在诸多方面也确实存在“问天”行为。但姬周与商朝不同之处是,姬周表面上奉行“占卜”,在遇到重大决策时,往往会根据形势而灵活变通。
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为试探自己的影响力,在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许多诸侯闻风而动,皆来参加。演习时,一条白色的大鱼跃入旗舰,殷商崇尚白色,此举被认为是商朝灭亡的征召,然后又有一颗红色流星划过长空,围着武王的营帐盘旋,经占卜,认为是吉兆。
孟津观兵,虽然有八百诸侯响应,但武王掂量自己实力,觉得还是不如纣王,于是继续积蓄力量,等待灭商时机。
两年后,灭商时机来临,按照惯例,战前必然要占卜,连占三次,皆为大凶。姜子牙劝谏道,“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于是,号召天下诸侯共讨纣王。
行军过程依然充满了“凶兆”,比如共头崩塌、旗杆折断等,皆被姜子牙及武王以众望所归、天命难违为由“糊弄”过去。
到了朝歌城外的牧野,五万对十七万,兵力悬殊,且天气恶劣,在这种“大凶”征兆下,“天命”果然取得了胜利。
因此,周代商,这其实是一个对抗殷商“占卜”政权的过程,更是一个人心向背、拥护天命的经历。这对于周代传统哲学观的创建提供了现实依据。
2、建立周礼
公元前638年,曾经的前朝子民------宋襄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宋楚两军在泓水遭遇。早已列好阵势的宋军,本可以趁楚军刚渡河、半渡之时、上岸未稳予以攻击。但打着“仁义”旗号的宋襄公一定要等楚军准备好才发起冲击。
宋军不敌,宋襄公身受重伤,于次年不治身亡。后世在评价这段战事的时候,难免嘲笑宋襄公的愚蠢。
其实,宋襄公的这一系列操作,在当时是完全符合“军礼”的。
周代商后,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推出了“礼乐”制度,根据《周礼·春官》记载,其内容主要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三千年前就是礼仪之邦了。
严格说来,这些礼仪不是周代所创,它们在殷商甚至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它是在周代形成了一个独立运作的体系。这些“礼乐”,其实就是对人们行为规则的一些定义,它的本质目的是周代统治者出于治理社会的现实需要,因此,站在这个角度上讲,周礼是划分社会等级的一种标准。
举个例子,天子和诸侯的祭祀,其祭品就不同,饮食亦是差距巨大。天子可以每天吃羊肉,诸侯只能逢初一十五。
此外,周礼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周代,其影响至今。比如,拿葬礼来说,出殡当天摔碗、扛招魂幡的一定是长子,这其实就来源于周礼的嫡长子制。
结语
商代统治者凡事皆问神,站在这个角度上讲,商朝政权本质是一种宗教和神权的结合体。周代商后,打破了政教合一这一传统,虽然周代统治者依然会占卜,但他们不会完全决断于占卜,而是会根据实际形势作出判断,而周礼体系的推出,正好填补了宗教、神权的缺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