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肃穆庄严的中国古代专制社会,还是在深受宗教神权影响的西方国家,爱情于诗而言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不同的文明孕育了不同风格的爱情诗歌。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下,中西方的诗人们笔下的爱情分别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在这里,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其一,就诗歌创作风格而言,中西方爱情诗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中诗含蓄内敛,一唱三叹,回环曲折;西诗直接奔放,热情真挚。这与诗歌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情趣有关,中国古代社会保守传统,强调含蓄之美,言外之意,故而如清风细雨般委婉细腻。而西方对于爱情有一种理想化,神圣化的表达意向,希望表现爱的价值,爱的力量,因而如大海般汹涌奔放。同样表现对爱人的思念,中国诗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 郑风 子衿》西方诗唱“亲爱的玛丽,快来到我身旁,我失去了健康,当你远在他乡。”(雪莱《给玛丽》)与此同时,西方诗歌形式的相对自由也对其热情热情洋溢的风格产生了影响。
其二,受儒家功利主义学说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诗经》的写实创作传统使中国爱情诗停留在现实层面,表现男女之怨恋,夫妻之离合,爱情就是爱情。《离骚》的浪漫主义诗风则使爱情诗有了隐喻和讽谏政治的功能,而实际上讽议政治功能的出现也是服从于写实创作传统的。因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诗是现实的,现世的,它表现的是人间平凡的爱恋。西方诗歌创作受到宗教哲学精神的影响,认为人不终于死亡,爱情亦如此,因此他们的爱情诗往往能够超越爱情本身,表现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神圣性和不朽性,中国爱情诗则很少离开人事来穷究思想的本质和宇宙的来源,却更具有自然气息。
朱光潜在《诗论》中将哲学和宗教比作孕育诗的土壤,他这样评价道:“中国诗在荒瘦的土壤中居然出现奇葩异彩,固然是一种可惊喜的成绩,但比较西方诗,终嫌美中不足。我爱中国诗,我觉得在神韵微妙格调高雅方面往往非西方诗所能及,但说到深广伟大,我终无法为他护短……中国诗达到优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就我看来,从传统诗歌主流来看,中国诗歌的确缺乏一种宇宙的探究意识,然而古代作家诗人在无疑使之中流露出的哲思并不仅仅是美的,它也是具有其深度和广度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有差别,中国诗歌擅长直接刻画自然意象表现人生哲理,要领悟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使理趣和诗意隔着一层,中国诗的朦胧美就产生于此,但这种表达方式容易使读者错误理解诗歌原意,也容易使创作者走向求晦涩艰深的道路。我认为,中国诗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情感,而西方诗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深远。
其三,古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强调无才是德,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夫妻的结合往往依托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很难从爱情之中获得志同道合的乐趣交流,再加上“男儿志在四方”,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政治的参与往往成为其更大的追求,尤其发展到中后期,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更加束缚了人的这种自然情感,因此纯粹的中国古代爱情诗所占比重其实是很少的,一个诗人最有力的诗歌往往是政论诗,讽谏诗,或者归隐诗歌。而西方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更加完善,外加上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使他们热衷于描写爱情这种自由而充满命运感的情感,他们很少写朋友之谊,在西方,爱情甚至是一个诗人一生的主题。
其四,西方诗大多描写婚嫁之前,表现的是“慕”,是一种爱的倾诉,多为:“甜蜜的回忆,使每一种喜悦都黯淡无光,你给我的欢乐带来了忧伤”①,“你值得思念,但思念一词无法表达我热烈的心肠,可以说,思念似我在燃烧,在我的心中永远激荡。”②这样的直白表达。而中国诗多描写婚嫁以后,表现的是“怨”。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难自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③,“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明月中”④,“千万恨,恨极在天涯”⑤……以细腻的笔法描写相思之苦,生死别离之痛,往往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在这个基础上的诗歌配合其韵律,音乐,以及中国诗歌的现实性,使它比中国戏剧中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与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婚姻制度缺陷和对女子人生的可悲性。
以爱情诗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地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手段,最终影响了不同风格作品的形成。近现代中国社会剧变,西方创作方法传到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诗的发展,中国诗歌具有了更加自由多变的表达形式,承载起更加深广的内容,但是这也导致了诗歌创作的随意化,佷多现代诗人不再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而一味的追求全面的自由化诗歌创作,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中国古代传统诗歌可以给予现代创作者很大启迪,因为诗歌从一开始就是伴随着节奏诞生的,中国传统诗歌继承了这种自然的节奏,符合诗歌的发展规律,就文学创作而言,我们所强调的重点是解放思想,而非诗歌的内在形式,只有结合中国和西方诗歌的长处,才能真正“带着镣铐”跳一曲美而有力的舞蹈。
注释:①选自《给——》,作者,济慈
②选自《思念》,作者,马克思
③选自《江城子》,作者,苏轼
④选自《虞美人》,作者,纳兰性德
⑤选自《望江南》,作者,温庭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