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药物剂量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在的用药习惯,剂量偏小,多在六克到十八克的区间,因为历来认为《伤寒论》中的一两是三克,三两就是九克。汉代的衡器已经出土几十年了,汉代的一两是约十五克(15.625克)。桂枝三两也就是约四十五克。也就是说,《伤寒论》中的用药多在三十到九十克的区间。比现在的习惯,整整多了五倍,这样说来,剂量又偏大。
现在学院教材里的衡器换算,说汉代一两等于十五点几几克,很精确,到了讲桂枝汤的时候,依然是三两等于九克。教材连度量衡的问题都可以公然自相矛盾,这就是我们的学院,有什么办法?
我认为要想治疗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汉代剂量的。当然,病有轻重,人的体重也有差异,是要变通的。那如何变通呢?外感急病可以取书中一半左右的剂量。其余的病依病情轻重可以取书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病重的特例则依具体情况变通。
为什么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呢?原因有三:
其一,汉代没有现在的饮片制度,而且当时的医家是以行医为主,就是背着药箱四处走,所用的药多数都不是干品,应该大多数都是生鲜的。比如《伤寒论》中少数晒干的药材会注明一个“干”字,比如干姜、干地黄。可见多数都不是干品。如果是现在,都是干药材自然无此必要。还有的药注明“去皮”、“洗”,可见当时是有用生鲜药材的习惯的。生鲜药材自然量要重一些。一般三斤生药材晒一斤左右的干药材。当然,药不同,晒干后的重量也差别很大。非生鲜品的药材最好尊重书中的原剂量。
其二,《伤寒论》里的一剂药一般不是全喝掉,以桂枝汤为例,方后注解说的是煎好后是分三次服,如果喝第一次好了,后面的就不服了;不好再喝后面的,可见这个剂量是有控制的,不是一上来就全喝完。后面一些用大黄的方子,大黄剂量很大,注解说煎好后不是一次喝完,先喝一小部分,中病则停后服。咱们现在是煎好全喝掉,剂量上当然就需要变通了。
其三,因为古人用药一般都是一剂,药简力专,下药必效,不像现在一吃好多剂。咱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方法,一次至少也要开个三剂五剂的,开一剂药房都不给抓。所以剂量可以轻一点。
所以,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再结合当今的药材多为化肥激素种植,药力不能比古时候的野生药,用《伤寒论》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比较合理。比方说,《伤寒论》里最常见的剂量是三两,三两大约今天的四十五克,三分之一是十五克,三分之二是三十克,这和今天的临证剂量相差并不太悬殊。
现在煎药的习惯是水开后小火煎二十分钟左右,煎两回。不太妥当,因为药物不同,药性释放的时间也不一样,煎两回喝常常味道有差异。如果要这样煎的话,最好将两遍煎的药合在一起,再分两次喝比较妥当。
煎药的方法最好依照《伤寒论》中的提示,一次煎好分多次喝,一天服完一剂药的量即可。
一般的药在水开后小火煎四十分钟即可。
宣散解表药不要超过三十分钟。治外感的清解宣散药,如果花叶类的芳香药材偏多,这是不耐煎的,甚至需要边煎边服。煎的时间越短,挥发物质耗散的越少,才能保全其宣散之性。
滋补药可以煎一小时以上。
还有一些药是需要先煎的,比如附子,先煎的时间视情况而定,保证附子能煎煮一个小时以上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