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Sunrise千日连更打卡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六)剂量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六)剂量

作者: 春城隐士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01:38 被阅读0次

中药的剂量:医师开处方时,每一味药该用多少量?这一节里,介绍三个问题。

一、含义:剂量又叫用量或用药量,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但要注意前提:首先,这个药是干燥的,新鲜的一般要加量,至少要加一倍。其次,这个药应该是饮片,经过加工炮制,去掉了非药用部分及用各种方法制好的。第三,这是汤剂的用量,这个很重要,如果做丸剂散剂,用量一般要小些。

以后我们说某药用量,必须是加工炮制过的饮片,在做汤剂的时候,成年人一天的有效量,新鲜的药要增加,儿童用药或做丸散,用量要减少。

二、单位:现在都用公制,用多少克。但古代是用传统衡量单位,就是斤、两、钱、分、厘。一斤=16两=500克,所以一两是31.25克。现在都是一两约等于30克,一钱等于3克,一分就是300毫克。

三、决定剂量的依据:本节重点,书上提到四方面内容。

1、药物方面依据:首先是药物毒性的有无,有毒的,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能超量,要从小剂量开始。《黄帝内经》强调: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无毒药物,要考虑质地的轻重,气味的厚薄,作用的猛缓等等。质地轻的,用量轻一些,质地重的,用量重一些,这是考虑到有效成分溶出率的方面。

气味薄的开重一点,气味厚的,开轻一点,像黄连、苦参,非常苦,不能用太重,一般人喝不进去。

作用猛的,用轻一些,作用缓的,用重一点。

药材质量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可以用轻一些,质量差成分少的,用量重一些。


2、应用方面依据:

首先看这个药是单方还是复方,如单用黄芩治疗肺热咳嗽,用量就要重一些;在复方清气化痰丸中,用量就应减少。

在复方中,看它是主药还是辅药。一般作为君药,用量要偏大,作辅药用量要偏小。如张仲景的炙甘草汤,用量可达到30克,而一般方剂中作为使药,用量只要3克。

方剂中,还考虑到用药的目的。比如槟榔,作行气药来用,一般6~10克,作为驱虫药,如果低于60克,对寄生虫不会产生足够的杀伤力,所以必要时,甚至可以用到100克,相差十几倍。还有柴胡,用来解表退热,用10~20克,用来升阳气,李东垣的方里仅用一两克。

另外还有剂型,口服的汤剂,用量要大一些,丸散剂,100%都吞到胃里了,用量就要小一些。外用的药用量大一些,内服时小一些,比如苦参外用治疗皮肤瘙痒,可以用一两百克,内服治疗湿热痢疾,只要几克。


患者方面的依据:

年龄,壮年的时候,可能用量是最大的,老年人身体耐受性比较低,容易有不良反应,要比壮年人少一些。

两三岁的儿童用成人的四分之一,这是个理论数据,儿科医生一般不会这样开处方,而是比正常多一些。因为父母一般做不到把药完全喂给孩子,都会剩一些。

性别方面,女性用量一般要低于男性,因为身高体重方面比男人小一些。另外生理期以及妊娠期,用量都要小一些,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还要考虑患者体质、病情、病程、病史。患病初期,用量可以大一些,争取尽快解决问题;如果是慢性病,长期吃药都不容易好,就不能急于求成,用量要小。

还要考虑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等,比如体力劳动者,耐受性一般比较大,用量应该重一些,一般白领,用量轻一些。


4、地域和季节气候:

中医所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炎热季节或地区,寒凉药一般偏重,用温热药该用的也要轻一些。反之亦然。

干燥地区,滋润药物重用一些,燥性药物轻一些。潮湿地区,滋润药物轻一些,燥性药物重一些。


中医用药,因药制宜,因方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日本人说中医的用量是不传之秘,这不是不传,而是不好传,全凭经验来伸缩用量,而经验,只能靠时间和用心,缓慢积累。

相关文章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六)剂量

    中药的剂量:医师开处方时,每一味药该用多少量?这一节里,介绍三个问题。 一、含义:剂量又叫用量或用药量,指每味药的...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一)

    品种:中药品种多样而命名相对简单,不同时期或地域的人,常从植物的形态、生长特点、颜色气味、功用等各个方面为其命名,...

  • 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三):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药学专业的基本功,炮制的方法有几十种,目前一般分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不同观点:...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二)炮制

    炮制: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之前的各种加工处理方法。 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增效是最重要的...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五)禁忌

    用药禁忌:指临床医生开处方时,或者患者服药时,不要一起用或不要一起吃的。它包括四方面内容。 《神农本草经》上最早提...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七)用法

    中药用法,本节只讲方剂的煎法和服药方法。 汤剂的煎法。 器具:一般用砂锅和陶瓷锅,因为传热慢又保温,适合中药的煎煮...

  • 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四)配伍

    中药的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就是中药配伍的七种情况,是单用和六种...

  • 中药的剂量

    节选自《中药学》(第2版)作者:高学敏 中药的剂量 概念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

  • 中药药物剂量

  • 读李笑来老师推荐的《反脆弱》所记

    1.什么是⾮线性?举例说明 “非线性”是指反应无法直接估计的、不呈直线分布的效应。 比如中药,有的剂量大了对于某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中药效应的因素(六)剂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vz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