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胡歌:我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

胡歌:我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

作者: 欧_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6:51 被阅读0次

    毁掉一个人最快的办法是什么?

  捧杀,捧到高处再将他狠狠地摔到万丈深渊。

  而胡歌就被迫承受了这样的命运。

  2005年一部《仙剑奇侠传》让胡歌迅速走红,

        大侠李逍遥的的名字流芳千里,

  小到三岁,达到五十三,邻里巷里都在讨论,

  甚至还有人说“无胡歌不仙剑”。

  胡歌一时间风头无两,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红小鲜肉,各种优质的资源随之而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可怕的灾难正朝着胡歌走来,

       06年在开车前往上海宣传《射雕英雄传》的路上,

       胡歌由于拍戏劳累坐在后座小憩片刻,

     突然间“砰”地一声,车祸发生了,

  6个小时的抢救,缝了100多针,

  死神没有战胜李逍遥,

  可还有更大的劫难等着他。

  这一次事故,让胡歌帅气的脸庞受损,

  也被迫中止了他正处于高峰的事业,

  还有让他最伤心的是,他的助理张冕,伤重不治,永远离开了他。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情绪激动失声痛哭,

  这是胡歌车祸后第一次哭,

  但医生告诉他眼睛缝了不能哭,

  他垂着头放的很低很低,

  让眼泪掉在地上。

  那时胡歌满24岁,青春待发,阳光正好的时候。

        等待着他的是迷茫、不安与痛苦

  02

  或许是天性乐观,

  又或许只是假装坚强,

  总之胡歌熬了过来。

  恢复养病期间:

  为了不让身边的人担心,

  他会调侃地说“这是我的新造型”;

  他坚持读书,丰富自己,

  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皮囊坏了,就用思想填满它”。

  他还写了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

  记录车祸发生前后的心路历程,

  并把出书所得捐给了张冕家人和慈善,

  还以张冕的名义修建了一所小学,

  一是报恩二是怀念。

  胡歌一直都是重情重义的人,

  于他有恩的人,他会记一辈子。

  车祸后的胡歌想转行去幕后,

  很多人也说“胡歌不行了”,

  劝唐人老板蔡艺侬赶紧换人,

  但蔡艺侬赔了电视台一千多万,

  什么也没说只对胡歌说了一句:

  “剧组已经停工,就等你回来。”

  有人等待,

  是一个人身处深渊时最大的信念。

  为了不辜负身边人的期待,

  他快速从苦痛中退场,

  经过近1年,数十次修复手术,

  一个新的、带有疤痕的胡歌归来了。

  就在准备全力复拍《射雕》时,

  但恰好又面临“版权到期”的风险,

  蔡艺侬就立马飞香港约见金庸先生。

  幸运的是,

  金庸先生了解了事情始末后,

  叫停一切正在进行的手续,

  给蔡艺侬加了一年的版权,

  蔡很激动表示无论什么条件都答应,

  金庸先生却说“不用!我不收钱!”

  还拿出纸笔写了16字赠与胡歌:

  度过大难,将有大成;

  继续努力,终成大器。

  确实,一个人经此大难,

  如若没有废掉,必会涅槃重生。

  03

  从内心的恐惧中退场

  带着伤痕回归的胡歌,

  第一个难题是直面自己右眼的疤。

  因为那道疤的缘故,

  需要反复布光、补妆、换机位,

  原来1分钟的镜头会被拉到很长,

  胡歌也开始怀疑自己,

  “啊,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

  刚开始解决办法是用刘海遮挡,

  公司签订演员合同时也有这一条,

  结果在拍《神话》时,

  胡歌对导演说“把这个刘海拿掉吧。”

  蔡艺侬赶紧打了电话过来:

  你疯了吗?这可关乎你的形象。

  胡歌像是早就想明白了什么,

  他平静又坚定地说:

  不可能一辈子都遮着掩着藏着,

  你心里越在意,别人才会在意。

  如果我想要观众接受它,

  我自己就必须先接受它。

  如果我这个槛过不去,

  那就没必要再做演员了。

  一个人越是在意,

  越证明他内心的恐惧,

  而战胜恐惧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面对它。

  有不称职的记者问胡歌:

  你是整容了吧?右眼角那里真丑。

  胡歌波澜不惊:

  不是整容,是植皮修复。

  丑是丑了点,但都是原装的。

  《神话》播出后,大获成功,

  胡歌跨过了脸上的疤,

  而他的第二个难题是心里的疤。

  胡歌在思索这个命题,

  而他做的第一个改变,

  就是不做流量明星,

  让自己平静下来专心做演员,

  他推掉商演和片酬已经很高的戏,

  去演话剧磨练自己的演技,

  拍电视剧可以出错,

  然后再来一次。但话剧不行,

  观众就在台下坐着,

  必须把每个表情都一次性做到位。

  因为和角色的经历有些契合,

  参演了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

  并凭借“五号病人”的角色,

  荣获“第二届丹尼斯最佳男演员奖”。

  胡歌曾在微博上晒出右眼的疤,

  配文“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所有的经历,好的,或是坏的,

  都会让你学着如何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04

  从世人的名利中退场

  正因为《如梦之梦》的缘故,

  胡歌被《琅琊榜》的导演看中,

  “没有人比胡歌更适合演梅长苏”,

  结果,胡歌确实演活了梅长苏。

  胡歌就像剧中的梅长苏,

  经历过一次死劫,脱胎换骨。

  而此时的胡歌,

  亦能从容谈起那场车祸。

  也就在这一年,

  《琅琊榜》等3部剧的热播,

  让胡歌一下子成为话题的中心人物,

  甚至远超了《仙剑一》当时的热度,

  不同的是,

  那时他是一夜成名的小鲜肉,

  此时他是厚积薄发的演技派。

  之后胡歌一举一动都被关注着:

  为89岁老奶奶跪地签名;

  给白血病女孩送话剧票以及祝福;

  在遇到老戏骨李雪健老师时,

  弯腰鞠躬直言自己获奖“受之有愧”……

  他越是这样名气越盛,

  但16年,胡歌却急流勇退,

  宣布要休息至半年多,

  希望观众忘记他。

  其实,艺人这个身份,

  胡歌尝试摆脱了无数次。

  他早期的博客名是“动物园的故事”,

  他觉得观众看自己的眼神,

  就像别人看动物园里的大猩猩,

  所以车祸后他还有一瞬间是开心的,

  因为终于可以离开动物园了。

  再次爆火后他又一次选择退场,

  去往美国上学沉淀自己,

  然而因为知名艺人的身份,

  他不仅走的时候没如愿安静离开;

  消息还在北美华人留学圈炸开了锅,

  他像“做贼”似的被到处“捕捉”,

  “你能帮我保守秘密吗?”

  一次次的恳求和伪装换不来丝毫平静,

  这趟旅程在“尴尬”中结束了;

  还有一次他想骑摩托车进川藏线,

  却因为这个消息被摩友放在网上,

  所以一路上被围观,

  只能将摩托车运走,

  无奈终止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为知名度,

  胡歌想做的每件看似很小的事,

  都被公众放得很大,大到被终止。

  身为艺人的他无形中被绑架了,

  于是,

  数次“逃离”的尝试以后,

  胡歌无奈地发现自己“逃不开”了。

  06

  从众人的期待中退场

  很多人都知道,

  胡歌一喝酒就误事儿,

  之前曝光恋情如此,

  后来蒋劲夫事件同样如此,

  好像因为是公众人物,

  所以他就必须完美无缺毫无感情。

  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胡歌好像已经不是我了,

  而是一个符号,

  是一个大家心目中的人。

  但我想胡歌已经找到了答案,

  《猎场》之后他鲜少接拍新作,

  又悄悄地退场沉淀自己,

  接受《人物》杂志访谈时,

  记者问“目前为止最大的成就?”

  胡歌回答:“我还是我”。

  不是伪装的我,

  亦不是别人期待中的我。

  正如《琅琊榜》里梅长苏说的:

  “我既然活了下来,

  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磨难不会打到我,名利更不会。

  胡歌在众人的关注中悄然退场,

  回到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中,

  看书、摄影、旅行、公益……

  这是属于自己的胡歌。

  知乎网友@BERT说得贴切:

  除了作品,他从不打扰我们;

  关于绯闻,他都避之不及。

  除了好演员,

  胡歌只想过一个普通人,

  他不想做一个大众眼里完美的人,

  他不是,也没人能做到。

  所以,他总是悄然退场,

  磨难、名利、公众的期待都没绑住他,

  以前是这样,以后也还是会是这样。

  在《幸福的拾荒者》中他说:

  “上天赋予每个生命

  个体的时间非常有限,

  若我们不为自己的命运疾走,

  生命的痕迹就显得太短浅了。”

  一个经历过、看见过死亡的人,

  会更加敬畏生命、珍视时间。

  所以胡歌总能更加能看淡一切,

  不骄不躁,及时退场,

  把自己还给自己,把生活还给生活。

  借用他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历尽千帆,初心不变,

  我愿意退场,来成全最赤诚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歌:我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m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