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系列整理(2017.3.31)

作者: 动物图鉴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22:10 被阅读167次

    在学习理财前,我们可以看一个TED视频《乔辛.迪.波沙达说:先别急着吃棉花糖》——通过视频看到体现了自控能力,一个人贫穷意味着说诱惑显得更多,更大,更明显。

    虽然,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抹平贫富差异所造成的生活品质。未来是不可知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未来成为是不确定的。“拉马克”说:人们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学习理财再合适不过:因为人的平均寿命变得更长了,人们获得收入的工作时间也随之变长了。且,学习理财能获得哪些好处?

    。学习理财,可能也是改善自制力,自控力的方法

    。培养应对风险的能力

    。存钱:我得存钱,我才不像那些笨蛋一样呢......

    。财力积累无上限.....

    希望的定义:一个人能一直相信正确的结果早晚一定会出现。这世界不总是自动给你正确的反馈,正确的结果一定会出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参照:不可能三角)

    投资理财的成功与否

    。对自我的把控(转移注意力/有效管理现金流)

    。对风险的把控(自己实践,自己失败,自己的教训,自己总结)

    爱面子,其实才是绝大多数人存不下钱的真正原因

    闲得,所以要出去花钱啊(培养不那么耗钱的兴趣)——如何摆脱?推荐海量阅读心理学书籍(《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怪诞行为学》《魔鬼经济学》《成功.动机与目标》)

    理财正确做法:“开源”才是正途?——花更多的时间系统的研读正式书籍(提高自己未来的营收能力)

    收入来源和支出:

    1.主动收入

    2.被动收入(睡后收入产生利息)——刻意寻找一次性付出却可以长期收入的事儿去做

    3.被动支出(通货膨胀,分期消费产生的利息,生活必需品的开支)

    。通货膨胀是最可怕的被动支出(货币贬值),贬值后,越有钱的人恢复能力越强。从存在银行的利息这个角度出发,存1万获得3%的利率,购买100万信托产品可获得12%-15%的利率——通货膨胀普通人暂时无能为力。

    利息对借款者来说是被动支出。一旦你借了钱,你就创造了一个周期,许下一个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或一次性,或分期,你要连本带息地还掉这笔钱。在这样的一个周期里,时时刻刻你都面临更多一点的利息负担(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借来的钱可以赚到钱,赚的钱比利息多,就是有利润的——那这本质就是“生产”,如果仅仅是消费花出去了,获得的仅仅是享受而已“即便有些确实是终极体验”。那就有点亏了,甚至亏大了。别人赚了一分钱,你花掉一分钱,这加起来就差了两分钱呢。

    。必需品的支出。有些“必需”实际上是“必虚”而已,所谓必虚的意思,虚荣心使得那个东西看起来必需——面子保护费。钱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资料,而它可以用来购买其他生产资料,而生产出来的商品,是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掉的,于是能赚到钱。所以利息这东西,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你没有系统性的学习“理财”留下的选择大概只有把钱借出去赚利息,或投入股市被赚。

    坚毅:学识使人坚毅。求知就是求富

    理财也好,学识也罢。要抛弃勇气,注重学识

    女性普遍来看对危险的向往和痴迷都强于男性。从基因里,我们就对冒险有所痴迷。

    勇气,勇敢的背后支撑究竟是什么?

    。脱离先天条件的勇敢,勇气,其实也是,更是学识的体现

    理财的起点: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能力衡量风险与收益

    高品质生活从停止自欺欺人开始,让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生活必须的所需金额。

    生活品质跟钱的关系不大(但没钱不幸福是一定的),是否拥有高品质生活跟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美不是客观判断,它主观存在,所谓判断实际上是指对美的感受有多精确。有审美意识,有审美能力,有为自己创造美的意愿和能力。

    审美是可以培养的:

    。美人/美食/美景

    。有些语言文字很美

    。有些科学证明很美

    。简洁很美/创新很美/效率很美

    “外观美”和“内在美”选择不同造成消费行为的差异

    核心:审美意识会触及且影响一个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审美意识的开花期和审美能力的积累,自始自终都在影响人们的理财过程。

    思考:(风险——投资理财)

    1.你如何识别他们?

    2.如何衡量他们?

    3.当有收益的时候又如何计算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4.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受?

    风险意识:

    仅仅能够感知风险的存在,清楚的知道风险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大量观察,大量思考才能真正习得的能力。例:对没有开过车的人来说,有一些风险“不存在”。

    自我训练注意理财风险:(天然的贪婪,无知无畏,“安全保护”使人放松警惕。)

    搜索引擎:理财/纠纷/投资/失败/自杀/跳楼(帮大脑输入“风险意识”,改观意识风险。

    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必须花时间学习(学习研究参与的游戏。大量观察,大量思考。避险,小心。)的。它确实可以习得,但不容易。

    风险与收益一直是共存的(通过学习才能与它共舞)

    但有一些钱一定不能省

    。买书的钱不能省

    。买工具的钱不能省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终极体验的特点: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来代替)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思考习惯

    只要某件事足够重要,就应该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天眼”

    1.要不从那儿看看(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需要联系,观察他人,感受他人,研究他人的思维方式。判断他人的价值偏好,厘清他人厉害关系......财可能感同身受。

    2.要不先别看这儿?(人们总是先注意某一处)

    要么引导对方关注同异焦点,要么自己妥协去关注对方说的焦点。

    3.要不站再高一点?(习惯性的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去行动)

    。“不能只从这儿看,还要从那儿看看”

    。“先别看这儿,专门看看那儿”

    。“退远一点儿看,站高一点儿再看看....”

    参照:《不可能三角》

    如何轻松的做到视而不见?

    1.刻意的抛弃自己的好奇心(别胡思乱想/乖......听话)

    2.总是去咨询别人的意见

    《三十分钟看清经济机器如何运转》

    比尔盖茨评价是:“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看三十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当的投资。”

    这个视频值得看很多遍,直至里面每个概念都要搞清楚。

    dalio的讲解:高手的惊人技巧常常简单到不起眼(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理解)

    交易:所谓“经济”,只不过是构成它的所有“交易”的总和。

    信贷:一旦你借钱,你就创造了一个周期;其实你这是在向未来的你借钱。

    人一辈子基本要靠三种力量:1.体力 2.智力 三.财力

    人类史上有两个自然规律没变过:

    。只有第一被重赏(创投圈:这世界只有老大,没有老二)

    。财力积累无极限

    一个人体力是有上限的(衰老),智力是有上限的(时间),但财力明显优于体力和智力(可无限积累与可直接继承)

    财力积累,历史上来看只有一种靠谱的途径:

    长期积累:只有养成长期积累的习惯(无论是在哪方面)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理财最为基础,最关键的知识:认识周期。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两个)之后才能真正实现。

    周期,是理财投资活动中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是开始实践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遵循的理念和现实,可惜却总是被忽略。这也是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书籍中干脆不提,或者放在最后一笔带过,实际上却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知识点。

    不深入了解周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那么整个理财投资活动基本上就等于是没有判断的行为,于是,甚至比不过两个人抛硬币赌博 —— 而在这样的时候,墨菲定律一定会显灵:

    如果一件事儿可能变坏,那么它一定会变坏。

    周期这个概念,在很多投资者、理财者嘴里,通常以“趋势”这个词替代,他们会说,

    “现在是上升趋势”

    “现在是下降趋势”

    这种描述尽管有时候还算很管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肤浅的、危险的。因为一个上升趋势要加上一个下降趋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实际上,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两个)之后才能真实展现。

    如果我们探究的是真正的趋势,就会发现,上升与下降只不过是一个真理的表象:

    现实的经济里没有直线,只有波(动)。

    在一个很长的波段中,从任何一个点前后望过去,看起来都像自己身处在一条直线而不是曲线上 —— 就好像我们站在地球上却很难感知我们自己其实是站在圆面上而不是平面上一样。

    一个上升与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两个或多个周期之后,如果我们发现曲线就好像是数学课本里的 Sin 曲线的话,那么所谓的“趋势”实际上是个水平线而已 —— 而我们常常说的、且在寻找的所谓趋势应该是个要么上升、要么下降线条才对,因为水平等于“无变化”,无变化就无趋势。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认定的所谓的趋势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根本谈不上是趋势,因为后者重视的是一个以上的周期之后所显现的真正的趋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跟涨杀跌的人必然很吃亏,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实际的趋势,他们看到的和把握的只不过是幻象而已。

    下图是自 1800 至 2012 年的股票和债券收益的收益比较图,红色是股票指数 SPXTRD,蓝色是债券指数 TRUSG 10M:

    S&P500 Total Return vs Bonds (1800-2012)

    起起落落这么多年,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趋势其实是一样的:都在上升;只不过,虽然债权投资“看起来更稳定”(即,波动相对比较小),但涨幅却落后于股权投资。

    而这张图望过去就发现,长期来看,投资黄金、投资美元什么的,比起投资股票简直是弱爆了…… 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股权收益时代来了”的重要原因 —— 其实是早就存在了。

    所以,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进而,几乎一切事物,无论是抽象的、具体的,都有它自己的周期。而他们的周期不大可能一致,于是,几乎一切的机会和陷阱都隐藏在周期与周期之间的差异上。

    于是,我们可以反思这样的现象了:

    每次巨大技术变革出现的时候,都有一批投资者死在路上……

    为什么呢?他们看到了所谓的“趋势”,却忘记了或者不知道真正的趋势需要一个以上的周期才会真正显现…… 回顾一下历史吧,互联网、NetPC(后来所谓的“云”)等等都是如此。

    理财、投资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就好像一个动物园里,有老虎、狮子,也有鹦鹉、孔雀,还有鳄鱼和蛇,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在哪里的昆虫……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没有太多实际上有意义的、通用的、普适优势策略。

    如果非要挑出来的话,倒是有一个:

    繁殖能力强是王道。

    拿到理财与投资里说,就是:

    存的越多越好。

    这是王佚持续记录有趣成长的第61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财系列整理(2017.3.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n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