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代替,包办,过度付出,你以为这些是爱孩子吗?

代替,包办,过度付出,你以为这些是爱孩子吗?

作者: 沫如逸夏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20:24 被阅读0次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出:

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很多父母却忽视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总是“强行”为孩子付出,阻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尤其是父母的这些痕迹,正在慢慢废掉孩子。

1. 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相信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太重了快放下,让妈妈拿吧。”“你去好好学习,家务活交给爸爸妈妈做!”

很多父母总是在生活上禁止孩子参与,希望减轻孩子的负担。

心理上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说的是一个人习惯了接受,就觉得理所应当。

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只有“享受感”而没有“付出感”。

最终孩子失去动手的能力,只想被父母“投喂”。

2. 生病了,在孩子面前假装坚强

很多父母总觉得,在孩子面前应该坚强一点,即使生病了,也不想让孩子知道。

殊不知,一旦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软弱”的能力,只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号:父母不需要关心。

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失去共情能力,变得特别冷漠。

3. 好吃的,永远留给孩子

父母在物质上极度给予,孩子慢慢就会觉得:所有好的东西都该给我。

终有一天,孩子会变成只会索取,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4. 孩子有矛盾,第一个冲上前去替他解决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对于任何人,只要有所依靠,潜意识里都是拒绝自我独立的。

一旦父母抹杀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等到哪天需要孩子自己面对问题,他就会手足无措。

5. 学习上,过度关心孩子

父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的学习操心,孩子会逐渐变得懒惰、被动、缺乏自信。

当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想要“对孩子更好”的时候,它带给孩子的不是成长,而是毁灭。

相关文章

  • 包办代替体现在哪些方面?

    孩子还小,需要大人照顾,照顾过度就成了包办代替。 包办代替的表现: 1.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

  • 家庭教育分享

    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如果养育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距离孩子太近,过度包办代替,过度控制,过度指责,就构成了...

  • 2019/6/19日记

    父母在教育上的失败缘于4个过渡:1过度期望。2过度包办代替。3过度关爱和满足。4过度指责。

  • 正面管教工具分享:认同感受、看着对方的眼睛

    我相信,没有父母不爱我们的孩子,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基础班的父母们,都明白了爱要避免骄纵,不能过度的包办代替,这样会...

  • 父母应当将选择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

    由于父母家人过度的宠爱,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不给孩子自主生活的机会,不给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孩子穿的衣服、学习的学...

  • 改掉丢三落四坏习惯

    孩子丢三落四,大多数是因为家长做的太多。父母太主动,凡事亲力亲为,包办代替,过度“操心”,不给孩子主动打理的...

  • 父母如何摆脱孩子的“绑架”?

    要想摆脱孩子的绑架,你必须学会不要过度养育。 什么是过度养育呢? 就是父母总是过度保护、过度帮助、代替孩子做决定等...

  • 孩子叛逆

    过度强势,过度包办,过度焦虑,孩子不去上学,就是告诉父母,你爱我,但是你不相信我,3父母要求过高,日程表特别讨厌,...

  • 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现在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溺爱,事事都怕“累”着孩子。对孩子本应当自己能做的事,大部甚至全部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了。这...

  • 辅导孩子写作业从这里开始

    当你决定辅导孩子写作业前,请你多问自己几遍,你爱他(她)吗? 爱,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要多爱,可以为他(她)付出生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代替,包办,过度付出,你以为这些是爱孩子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qq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