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为什么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你却觉得“好无聊”?

为什么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你却觉得“好无聊”?

作者: 戊辰壬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18:09 被阅读2908次
IMG_4148.jpg

最近几年过年,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们感叹:“现在过年都感觉不到年味儿了,在家待着好无聊。”你听到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会觉得他很作。

的确,很多大城市一到过年就变成了空城,路上行人寥寥,各类娱乐场所也都歇业打烊,全民最大的娱乐活动成了看“春晚”。这令那些平日里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上班族多少有些不适应。

环视周遭,大多数人选择待在家里陪伴亲人,麻将、会友、寺庙祈福,家庭聚餐等传统活动。有部分人选择在这段时间出境游,让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还有少部分人则利用长假给自己充充电,读点平时没时间读的书,获得心智的成长。

虽然我没有能力解决某些人的无聊感,但是我很有兴趣探究一下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5C31EA9B9C9FBDE526A6B3CDE302323827C07CA3_size1199_w293_h241.gif

原因何在

上一个世纪出现过一个很流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帮你摘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做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试着列这样一份书单是很有指导性的,这倒不是帮你发现自己最想一读再读的书是哪些。事实上,和另外一件事比起来,选书这件事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那件事是:当你想象自己被隔绝在一个没有娱乐、没有资讯、没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时,比较起来你是否会对自己了解得更多一点?记住,岛上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更没有图书馆,只有你跟十本书。

你开始想的时候,会觉得这样想象的情况有点稀奇古怪,不太真实。果真如此吗?我不这么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跟被放逐到荒岛上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挑战——如何找出内在的资源,过好这一生的挑战。

所以,很多人感到无聊,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到这种内在资源。这种内在资源,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枯竭。第二,能够通过持续地练习得到增强

人之所以为人

人类的心智有很奇怪的一点,而正是这一点划分了我们心智和身体的截然不同。我们的身体是有限制的,心智却没有限制。其中一个迹象是,在力量与技巧上,身体不能无限制地成长。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体力的状况只会愈来愈糟,而我们的的脑力却能够无限制地成长与发展下去。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纪就停止成长,只有当大脑失去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了增加技巧与理解力的能力。

这既是人类最明显的特质,也是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其他的动物似乎发展到某个层次之后,便不再有心智上的发展。我们不妨拿蜜蜂为例,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掘地蜂效应

timg.gif

生物学家曾研究掘地蜂的习性,这种蜂的繁殖很有特点:它会挖个洞,然后出去找猎物,蛰一下使之麻痹。接下来它把猎物带到洞里,在猎物身体上产卵,让猎物成为掘地蜂幼虫的食物。

原本生物学家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少见的寄生繁殖行为,但掘地蜂的一个行动,让生物学家们困惑不已。

当掘地蜂把猎物拖到洞口时,它总会放下猎物,进入洞内检查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它才会把猎物拖入洞内。

这个行动惊动了生物学家,难道说掘地蜂有智力吗?它怎么会做这么复杂的动作,它怎么会有观察、判断、决策,于是他就开始研究。

有一名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当掘地蜂把猎物拖到洞口,放下猎物进入洞内检查时,生物学家把掘地蜂的猎物向后拖了一截。掘地蜂检查完毕出来,发现猎物不见了,就在周围寻找,当然很快能找到。这时生物学家发现,掘地蜂把猎物重新拖到洞口后,竟然放下猎物,又进入洞内检查。生物学家又把猎物向后拖了一截,掘地蜂出来后又找,找到后又拖到洞口,依然再次放下猎物,再次进洞检查…来来回回直折腾了四十多次,掘地蜂都保持了同样的行为。

生物学家终于明白了,原来并不是掘地蜂有智能,而是这个行为已经内嵌到掘地蜂的基因中,它面对这种情况必然会按照基因中的程序进行下去,不断循环。

但是,这种人类独有的特质,却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心智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常动脑,这是个可怕的惩罚,因为有研究证据表明,心智萎缩也可能致命。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法说明为什么许多工作忙碌的人一旦退休之后,不久就会死亡。他们活着是因为工作对他们的心智上有所要求,那是一种人为的支撑力量。一旦外界要求的力量消失之后,他们又没有内在的心智活动,他们便停止了思考,死亡也就跟着来了。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有些人30岁就死了,只是到了80岁才埋。

大抵是在说,有些人30岁的时候,心智就停止成长了,但是身体还是强壮的。等到了80岁入土为安的时候,停留在30岁时的心智跟着肉体一起进入坟墓。

外求 or 内求

01021f9e91224fd0be0cd459964bccc6_th.jpg

电视、收音机及其他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娱乐或资讯,也都是些人为的支撑物。他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动脑,因为我们要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年春节的贺岁片,比如今年的大片《红海行动》,安排在大年初一上映,从初一到初五,各大影院几乎场场爆满,非常符合大众对感官刺激的心理需求。

但是这些外界刺激我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像药品一样,一旦习惯之后,需要的量就会越来越大。最近几年,视频直播软件火了,头两年玩映客的人很多,今年变成了抖音,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其说是年轻人的兴趣变化快,不如说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感官刺激。

可是,一旦有一天,这些外界的刺激力量就只剩下一点点,甚或毫无作用了。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

所以,要想获得心智的成长,我们只能内求,而不能依赖外求。而内求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尤其是主动地阅读经典书籍。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难题,而解决的办法可能就躺在某本书中。伟大的经典就是帮助你把问题想的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通过阅读,你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与作者实现思想的交流。若能这样做,不止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止是对我们的工作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你却觉得“好无聊”?

    最近几年过年,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们感叹:“现在过年都感觉不到年味儿了,在家待着好无聊。”你听到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会...

  • 过年,你为什么觉得无聊?

    这些日子,中国已经陷入西方媒体和悲观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股市无法交易,许多家庭更是在...

  • 3.

    明明每天都无聊至极 却每次都是熬到深夜。

  • 随心记(92)-如果不能相伴,可否在远处看你一眼

    时间真奇妙,有时感觉在飞速消失,有时却觉得在慢慢熬。 从忙碌的实习和繁重的课业里熬到寒假,又从无聊至极的寒假熬到开...

  • 你为什么觉得无聊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形色匆匆,工作繁忙,似乎很充实,但也有很多的人觉得自己很无聊,其中不乏形色匆匆或工作繁忙的人。...

  • 你为什么觉得无聊?

    最近听得较多的一个词是“无聊”​。因为疫情,有些人在家宅了两个星期,有些人一个月、两个月,有些影响较大的行...

  • 2018-10-16

    为什么觉得法制史好无聊……

  • 中年人,过年的时候,多陪陪家人

    忙忙碌碌一年了,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可以歇一歇了。 这段时间,正是家人们团聚的好时候,平时,因为工作的原因,家人们...

  • 2017.11.13 亲子日记 15

    今天周一,姥姥送去上的学,这一天每天都是大宝一上学,就剩我和小宝在家了,好无聊。好不容易熬到下午,突然接到...

  • 二、

    好不容易熬到十一长假,跑去景点蹦个极也能穿越,好吧!穿就穿,为什么不是古代,不是未来,也不是现代,却跑到这种原始森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你却觉得“好无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so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