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通信老兵的情怀
——黄景祥先生《微也足道》读后
何少波
黄景祥先生在《我为信息通信业发展鼓与呼》(见《人民邮电》2018年11月1日8版)一文中,提及了其所著《微也足道》一书。出于景仰和求知的双重目的,我通过景祥先生的老友刘标先生打听到了他的联系方式,遂邮件联系购买,并言明书费和邮费将一并支付。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景祥先生收到邮件后,在第一时间就将书用快递寄了过来,并一再婉拒费用,让我十分感动。
从收到《微也足道》之日起,连日来,捧读该书成了我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遂有了一些不吐不快体会和想法,便想写篇书评向通信业的读者们推荐此书。以我的阅读经历,我感到这是一本好书,概括起来,此书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立足通信。黄景祥先生是老邮电,也是老作者。几十年来,在通信业多个岗位上打拼、历练过的他,穷其一生在为通信业鼓之呼之,书中有关通信业的内容占全书的50%以上,涉及经营、服务、管理、党建、廉政、安全等诸多方面。可以认为,这是一本展示一个通信老兵情怀的著作。这些篇目有《竞争需要平常心》《多一些“抢滩”意识》《王婆卖瓜与市场经营》《知多而“市”广》《服务观念不可淡化》《售后服务与诉后服务》《让制度“下墙”》《向管理要效益》《以不贪为宝》《莫以“官”小而不廉》《谨防“奢侈病”》《紧绷安全这根弦》《要强化保密意识》,等等。仅仅读这些标题,读者亦可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学识;而我在阅读时,更是一次次地叹服于景祥先生对通信业的一腔热血和一往情深。
二、《微也足道》内容纷纭,包罗万象,生活、家庭、工作、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涉及,这从标题即可看得出来。如《家和万事兴》《育子之道》《自学贵专》《人贵有志》《上班莫懈怠》《劳动光荣》《人贵自省》《漫议“官夫人”》《莫学“祝员外”》《说话不在多》,等等。作者的阅历和思考、体察和感悟,尽显其中,令人敬佩。
三、哲理思考。《微也足道》的思想性不言而喻。书中每篇文章的思想和观点,都有鲜明的“黄氏印记”。有的观点虽为我们所司空见惯,但经他一分析,却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大快;有的观点我们亦知亦懂,但经他一点拨,却能从肤浅走向深刻,以点而及面;当然,其中更多的思想观点和精论妙语,是他的独到见解和智慧结晶,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如在《战胜诱惑》中他说:“如何战胜黑色诱惑呢?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备‘保安康’,时常提醒自己,既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二是多打‘预防针’,即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的修炼,增强抗腐防变的免疫功能”;比如在《妻廉夫祸少》中他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内当家,应洁身自好,时刻保持着清醒头脑,不吹违背原则的‘枕边风’,帮助丈夫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观点,处处都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者的胸襟和风骨,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油然而生敬意。
四、文笔洗练。书中所选166篇杂文随笔,短的仅五六百字,长的也只千字上下。这类篇幅,正是报纸发表的理想幅度。景祥先生在文字上提炼、简练的功夫,值得我们写手认真学习和仿效。的确,把文章写短写精是功夫,更是修养,若无缜密的思维、精巧的论证、简约的文笔,绝难为之。在浅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短文章显然更受读者喜爱。黄景祥先生年已七十有五,是目前仍活跃在家报上的老作者之一。虽然此前曾陆续读到过他的不少文章,但毕竟不系统也不集中。此次能够受赠并读到《微也足道》,实在是我幸运。在向通信业的读者推荐此书的同时,我特借报纸一角,向黄老表达我一个后学者的敬意和谢意,并衷心祝福先生身体健康,笔耕不辍,我们有理由期待读到他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
网友评论